「山林」相關報導

盜木~鎮西堡事件簿

2014-03-24

「祖先留下的財產,大地留給我們的資源,為什麼這樣來破壞?」看著兩千多歲神木,接近地面的樹幹,根部被山老鼠挖出一個五十公分立方的大洞,鎮西堡部落耆老尤敏,沉默了。他隨手抓起一旁的土壤與蕨類,塞進那個黑色大洞,掩蓋住那深沉的黑,彷彿為巨木敷上藥布,護住傷口。一連串的盜伐事件發生在今年,巨木的眼淚,喚起鎮西堡部落的醒覺。

重返扁柏神殿

2014-01-20

十年前,泰雅族人心目中的扁柏神殿,第一次在電子媒體曝光。深藏在雪山山脈,台灣最古老、最密集的扁柏群落。位在大漢溪上游,石門水庫的集水區,為了水庫,幸運保留下來…

把樹還給山林|倒木的生態功能

2014-01-20

2013年12月底,花蓮林管處從台14奇萊線,運送一級檜木下山,被當地銅門部落太魯閣族人發現攔阻,雖然林管處強調,車上都是風倒木和漂流木,但因為都是珍貴木材,遭族人質疑,從陡坡以鋼索強取倒木,開便道深入乾溝拉取木材,都是破壞水土保持的作為。民國79年歐菲莉颱風引發土石流,曾造成銅門部落36人死亡,族人擔心憾事重演,強烈阻止檜木清運…

銅門護木事件簿

2014-01-20

2013年12月23日晚間,花蓮銅門部落族人在傳統領域土地-台14線,奇萊17K至18.5K處,發現林務局正在連夜開挖道路,拿走一級木材扁柏及紅檜,於是部落年輕人,拿起攝影機,用部落之眼,紀錄這場事件…

戀域-紐西蘭環境信託|讓生態回復原始的野性美

2013-12-16

紐西蘭,以自然景觀與優質的農牧產品享譽國際,但是大量擴張的農地與外來物種入侵,卻也吞噬了不少環境與原始生態。於是紐西蘭人透過環境信託,在這片美麗土地上,寫下人對土地的疼惜與依戀…

雲端探險-紐西蘭步道解密

2013-12-09

在紐西蘭,走路是一種享受,因為這裡有全世界最棒的高山步道。為何紐西蘭的生態旅遊能獨步全球?從硬體建制到管理配套,觀光與保育如何做到平衡?

鋪一條路回家|大同大禮部落的手作返家路

2013-11-25

十月初,一個下著大雨的日子,一群來自城市的志工,齊聚太魯閣,準備上山展開三天的工作假期。他們將付出腿力、勞力、心力,與太魯閣族人一起用雙手,鋪一條回家的路…

梨山願

2013-11-04

一條充滿故事的山路,一座糾結人與土地關係的山城,繁華、沒落,期待再起,梨山與中橫,在大自然的挑戰下,將走出什麼樣的未來?五千多人落腳的大梨山,在農業、觀光與生態之間拉扯,環境承載的極限在哪裡?

梨農怨

2013-09-23

8月30日,林務局強制執行收回國有林地,南投縣仁愛鄉榮興村的農民與執法人員激烈衝突。為什麼農民以命相搏?當年響應農業上山政策的農民,從經濟奇蹟到環境公敵,半個世紀之後,他們該往何處去?

在森林中造林|「造林」反破壞生態

2013-08-05

一場前所未見的大規模殺戮,發生在大肚山,悲劇發生,竟然只為了在森林中種樹。數以萬計的小樹,死去了,活力十足的森林,靜寂了…

土地公的本事

2013-03-25

懷抱重現福爾摩沙蠻荒森林的憧憬,服務於科技業的戴良彬,兩年前買下嘉義縣中埔鄉東興村16公頃的檳榔園,他想找回一個夢,關於童年記憶的夢,「最原始的初衷,就是想要追溯我童年時期,到處綠油油、水汪汪、蟲鳴鳥叫、魚蝦滿布的印象。」

走讀塔塔加

2013-01-21

位在新中橫公路最高點的塔塔加,久遠以前,是原住民族的獵場,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來台初期,是伐木的林場,現今,這裡是玉山國家公園,遊客量數一數二的遊憩區。在時代中,塔塔加轉變著,住在這裡的野生動物,也因為人們變化著,駐守塔塔加已經十多年的解說員印莉敏,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領略塔塔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