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相關文章

【島在現場】澎湖大義宮海龜野放|2022.11.16

2022-11-16

迎著夕陽,在眾人的祝福中,澎湖大義宮的海龜游向久違的大海。

手作東吉的未來之道|澎湖離島生態旅遊新契機

2022-08-22

防疫期間,不能出國,讓離島觀光高速發展,澎湖各地充滿旅遊人潮。澎湖的東吉嶼,也興起旅遊潮,為小小島嶼帶來衝擊。如何保護島嶼生態,推動深度旅行,成為必須行動的目標。

澎湖大義宮海龜囚禁歲月|以及那976顆無法成形的龜卵 

2022-07-21

澎湖大義宮建於1862年,至今已有兩百年,走入澎湖竹灣村大義宮的地下岩洞(又稱為地宮),一映入眼簾的,就是五彩繽紛的珊瑚裝飾在壁面上,以及淺淺的水池內數隻海龜都擠在一起,而這些原本都該在海洋的。

為馬糞海膽留生機

2022-07-02

七月一日是澎湖縣政府開放採捕馬糞海膽的第一天,在地團體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呼籲應全面禁捕,也呼籲民眾不要吃澎湖馬糞海膽,讓馬糞海膽有休養生息的機會。

小島上的手作步道假期|來去東嶼坪

2021-09-27

「澎湖出名是風浪大,冬天若來就風飛沙,鹹水煙若吹上岸,園內的作物都種不活,石頭咾咕圍田園,圍得高高擋風沙,菜籽拿到圍仔內撒,冬天種菜才有得吃…」 在褒歌紀錄者、創作者呂坤翰的吟唱中,先民早年在澎湖群島的生活,歷歷如繪。呂坤翰1944年生於澎湖西嶼坪,是一座位於望安與七美之間的小島,它與鄰近的東嶼坪、東吉嶼、西吉嶼,合稱南方四島。出生在東嶼坪的朱美華,懷念地談起兒時幫忙家裡做生意的情景:「...

白色珊瑚海(下):海底世界重整

2020-12-07

這座美麗的小島,是澎湖的東吉嶼,漁業繁盛時期島上人口曾經有兩三千人,隨著魚捉不完,船裝不下的年代過去,靠海維生的小漁村走向沒落,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空蕩蕩的漁港,留下過往繁華的記憶。 澎湖南海花園  一片白色珊瑚海 2003年開始,我們陸續前往東吉附近海域進行紀錄,這裡珊瑚覆蓋率極高,種類超過兩百種,綿延幾十公尺長的桌形軸孔珊瑚鋪滿海底,還有各形各樣的造礁珊瑚,群聚成一大片的珊瑚花園,相當令人驚艷...

西疆有事:誰偷了我們的砂?

2020-10-19

近年來,一艘艘中國抽運砂船,不斷入侵台灣海域,盜採砂石,光是2020年1月到10月中,海巡署就已經驅離了三千多艘。為什麼澎湖、金門及馬祖會成為盜採熱區,又對沿海生態造成什麼影響?我們實際走訪,調查盜採熱區現況。當中國抽砂船到來,該如何因應?

顧好每座橋(上)|從金門大橋、淡江大橋看橋梁工程的挑戰

2019-12-30

想跨越山谷、河川甚至大海,我們需要橋梁。橋梁,是力的均衡、美的展現,每座橋梁都是眾人共同努力的心血結晶。它們和人一樣,撐久了會疲勞,負荷太重會受傷,會發生意外,也會老化、會衰敗。台灣大學土木系名譽教授陳振川呼籲,把橋梁當作長輩、親人,好好照顧它。

尋找「膽」蹤|許馬糞海膽一個未來

2016-08-08

來澎湖,你會玩什麼?搭船到大大小小的島嶼、嘗試各種水上運動、去潮間帶踏浪、浮潛看生態、跟獨特地景拍張照、飢腸轆轆時吃個當地美食,這是許多人的澎湖玩樂方式。而在口腹之慾、海洋保育之間,如何求取平衡?

澎湖 冬日土魠

2016-05-16

每年入秋之際,海水溫度下降,洄游性的土魠魚群,隨著洋流南下來到台灣海峽,持續到隔年春天,天氣回暖,才又往北洄游。對許多澎湖漁民來說,土魠是一年收入的主要來源,運氣好還可以獲得大海賜予的新年大紅包…

石門黑海岸|德翔台北輪油污事件

2016-04-04

在黑色油污裡掙扎,海洋生物面臨生態劫難。一艘艘巨輪,一再發生擱淺事件,一再重創生態。染黑的海岸,糾結著社會人心,究竟該如何避免下一場災難的到來…

焚化爐吃不消|堆積如山的垃圾沒地方燒?

2015-03-16

彰化溪州焚化爐,2014年底開始「消化不良」,又逢歲末大掃除及禽流感,來自各鄉鎮的垃圾堆積如山,卻遇上台中市以焚化廠處理量增加,暫停協助處理彰化縣垃圾的窘境。而高雄市焚化廠也計畫調漲焚化處理費高達二倍,將導致台東、澎湖、金門等地的垃圾處理費大增,這些縣市大喊吃不消,全台在可能停收與漲價衝擊下,垃圾將何處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