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相關文章

地景搞藝術|和自然、土地結合的創作

2022-09-12

地景藝術成為各縣市爭相舉辦的活動,藝術家與地方居民共同創作,開啟文化的視野,進而推動地方發展,保護自然環境。

【RCA訴訟事件整理】

2022-04-22

1969年來台設廠的RCA(美國無線電公司),曾經是經濟發展時的美夢,但廠方在台期間長期違法傾倒有機溶劑,造成嚴重的地下水和土地污染,惡劣的工作環境造成上千名員工罹病,數百人死亡。 1998年,受害員工籌組自救會,隔年RCA員工關懷協會正式成立,展開抗爭,民間義務律師團,向法院聲請假扣押RCA在台灣的資產,要求賠償,但RCA早將所有資產匯出海外,形同脫產,因此走上訴訟之路。...

火山浮石重生記|尋找再利用的可能性

2022-02-14

還記得從2021年11月底開始出現在台灣沿海的火山浮石嗎?經過兩個月不間斷打撈,現在北海岸的漁港,隨處都能看到一袋袋堆置的火山浮石。這麼大量的火山浮石,到底該往哪裡去?

負碳木竹構未來|消費者的減碳新選擇

2022-02-07

木竹能固碳,生長在台灣的木竹,有最短的碳足跡。追求碳中和的時代,負碳木竹如何建構永續環保的未來?

隨袋徵收的現況與未來│桃園試辦專用垃圾袋有什麼改變?

2022-02-07

垃圾車音樂響起,車子開進巷弄間,倒垃圾的場景你我都熟悉。可是為什麼有些地方的垃圾五顏六色,有些地方卻得用專用垃圾袋?

台北赤蛙尋家記|從瀕臨絕種到成功復育

2021-10-25

秋天微涼的夜晚裡,池塘不再像夏天那樣熱鬧,研究人員照慣例穿上青蛙裝,在水池裡來回探照,為的是要找到台北赤蛙的蹤跡。

探古尋今藻礁大事記

2021-09-10

1998年10月我們的島搭配空中警察隊的空勘訓練任務首度紀錄到桃園藻礁。而根據台大海洋所戴昌鳳教授的研究資料,藻礁地景是經由殼狀珊瑚藻歷經數千年的堆疊累積,慢慢形成的。一路下來我們看到藻礁持續面臨開發、污染的威脅,以及後續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落址在大潭藻礁,在桃園藻礁長達七千多年的大尺度歲月中,人類在這裡面只占了其中一段短暫時光,所作所為卻影響著桃園藻礁......

埤塘後的選擇題|消失或是保留在都市

2021-08-23

桃園有3000口左右的埤塘,但列入桃園埤圳國家濕地的僅有340口。究竟哪些埤塘該列為是濕地?保護的標準又在哪裡?  

地埤‧地皮|你看到的是哪種土地價值?

2021-08-23

一口埤塘值多少錢?一條水圳值多少錢?一個百年歷史的聚落,又值多少錢?都市計畫創造了土地價格的不斷增長,但無形之中,被我們抹去、填平的那些,又該如何去計算?

護鳥行動|找出尊重生態的拍鳥秩序

2021-06-21

賞鳥、拍鳥,是親近生態的活動,但是長期以來,部分人士誘拍、圍拍的亂象,引發保育問題。民間組織與政府合力,透過增建設施,強力執法,展開護鳥行動。

埤塘水 怎麼用?│能否成為乾旱時的救命水

2021-05-30

2020年11月開始,台灣西部拉起缺水警報。原本期待五月能像往常一樣降下甘霖,沒想到梅雨姍姍來遲。眼看梅雨季雨量不樂觀,桃園從5月21日起,進入減量供水的橙燈,新竹地區也可能從6月1日起,進入供五停二的紅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