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水文」相關報導
【島在現場】新北烏來南勢溪越域引水工程爭議|2022.8.8
「反對北水南引,守護泰雅山林」福山部落、下盆部落居民與環保團體一遍遍呼著口號,發洩滿腔怒火,強烈反對水利署的「南勢溪引水至石門水庫計畫」。 此計畫源自水利署基於北部區域降雨不均、水量不足,因此預計從新北烏來南勢溪上游屯鹿引水至大豹溪上游車寮坑,再送水到石門水庫上游的澤仁,以解決北部用水問題。全程17.2公里都用開鑿隧道越域引水的方式進行,影響範圍包括鄰近的滿月圓森林遊樂區、...
偽垃圾的奇幻漂流|找尋淡水河流域垃圾熱點
台北市民權國中的校門口,以海洋與河川環境教育為主軸的社團「浪跡天涯旅行社」,把標明編號的木片整理裝箱,運上台北橋,他們準備讓這些模擬垃圾的木片,展開一場奇幻漂流之旅。
終結上溯障礙賽│大溪溪固床工改善工程
身上有著黑白條紋的格紋島鯻、各種體色艷麗的鰕虎,在清澈的溪水中悠游,這裡是宜蘭縣頭城鎮的大溪溪,中上游屬於水質水量保護區,從出海口往上游不到一公里範圍內,就有近百種水生生物,也是人禾環境倫理基金會長期關注的溪流。
小小毛蟹要回家│為新店溪洄游生物留一條活路
今年5月在台北新店碧潭堰出現難得一見的景像,一群密密麻麻的小毛蟹爬上麻繩,向上洄游,這背後有一群人想盡力幫助毛蟹度過難關,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東大溪回春記|臭水溝如何變回自然溪流?
政府透過前瞻計畫,不斷推動河溪整治,但是一些案例卻發生越整治越人工的問題。台中東大溪,在政府、學校、社區共同努力,希望還給東大溪自然樣貌。
新竹要喝乾淨水|飲排分離與灌排分離的漫長戰役
2021年12月18日,全國都在關注藻礁、核電等四大公投,新竹市民手上卻有第五張「喝好水」公投票, 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新竹市應訂定廢污水管理自治條例,明定工業廢水,醫療廢水及其他事業廢水和污水,應以專管回收,不可排入飲用水取水口或灌溉水取水口上游?」
烏溪魚類的未來|藏在辮狀流裡的生態秘密
烏溪,是台灣西部最後一條沒有水庫的主要河川,擁有獨特的淡水魚生態,但隨著人工湖、伏流水工程等水利設施陸續興建,生活在烏溪(大肚溪)的魚類,也面臨不確定的未來…
《給噶瑪蘭的祝福》的緣起
兩年前,幾個小學生拍攝了「給噶瑪蘭的祝福」這部宜蘭最原始的一條平原野溪-大湖溪的整治紀錄片。一群孩子泡在水裡拍攝將近大半年後,這群小孩聽聞了大湖溪水源頭之一,附近大安埤山的礦場開發爭議事件,毅然又投入近一年多紀錄大安埤山的狀況,同時間孩子們花了一個多月剪接的大湖溪紀錄片,獲得了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的金牌,評審評語裡面一句話我相當認同「感受到這部片有著孩子對自然環境與溪流濃濃的愛」。 相隔兩年,...
濱溪帶不見了 大湖溪|河流、生物、濱溪帶的生態系
綿延的綠草坡、通直的河道,這是蘭陽平原大部分河流的樣貌。在宜蘭員山鄉,有一段溪流,很不一樣。水岸兩旁是層次豐富的濱溪帶,植物往水域延伸,彷彿綠色隧道。從空中看,一條美麗綠帶在蘭陽平原蜿蜒。但是2022年2月,宜蘭惜溪聯盟與台灣河溪網的成員發現,大湖溪,有一段濱溪帶不見了。
野溪整治大亂象|誰讓溪流三面光
野溪整治,成為政府解決水患、營造景觀的手段,但是失去完善規劃與監督,產生許多問題。台東海端村旁的野溪,整治後水泥化三面光,還設置固床工,被譏諷為生物的五百障礙,造成不小風波,事後進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