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動物」相關報導
【穿梭島嶼20年 討山篇】毀林只為水?
台灣,是個多山的島嶼。為了在山上討生活,蘋果、水梨上山,茶樹、高麗菜也跟著攻城掠地。為了在山上拚觀光,一家家溫泉旅館興建,與水爭地。為了拚水源,政府開發淺山,淹沒八色鳥棲地。人與山相爭半世紀,誰輸誰贏?該如何和解?讓我們搭乘時光機,看見山林的美麗與哀愁。
【穿梭島嶼20年 海岸篇】陸蟹的楚歌
還記得二十年前,你是什麼模樣嗎?走出家門,熟悉的街頭巷尾改變了多少?二十年來,我們的島紀錄著台灣海岸環境的變遷,那些跟海有關的故事,現在就讓我們搭乘時光機,和島上的老朋友一起回顧這二十年來,台灣的海岸經歷了哪些事,又有哪些變與不變?
【雞豬遇水劫】 畜牧業在極端氣候下的防災難題
從嘉義市區沿著82快速道路一路往西,再沿著157縣道往東石鄉的掌潭村前進,沿途不少村民正冒著雨,清理積水退去後的家園。車子勉強駛過一段又一段積水較淺路段,總算找到掌潭村的入口,前方的路還泡在七、八十公分中的水裡,我們換上青蛙裝、扛著攝影器材,徒步走向村子裡的一處養雞場。 地勢低窪的掌潭村,在823熱帶低氣壓帶來的強降雨後,積水遲遲不退,養雞場泡在水中第六天,已有上萬隻死雞,若不盡速清除,...
《荷蘭系列報導》豬牛雞羊 屎尿何處去
要享用畜產品,就必須面對惱人的「屎事」。聽起來雖然不太愉快,卻是畜牧業能不能永續發展的關鍵。對於農業生產一向採取精準控制態度的荷蘭人來說,如何好好處理屎事,將其轉化為可利用的資源,自有一套方法。
《荷蘭系列報導》能源消耗走向剩食再利用 畜牧生產的循環契機
少吃肉可以節能減碳、推動一周一天無肉日、吃素救地球,這樣的說法和倡議活動,不管在歐洲或者其他國家都越來越盛行,台灣也不例外。面臨氣候變遷的威脅,貢獻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15%的畜牧業,似乎成為眾矢之的。但人類可以完全茹素嗎?如果要少吃肉,應該減量多少才足夠?畜產品的生產,又是否註定無法和永續二字沾上邊?
《荷蘭系列報導》一個村子兩座農場 全球化浪潮下的選擇題
應該鼓勵發展大農,或者支持小農?應該致力拓展外銷,或者推動地產地銷?阿默斯福特市郊,同一個村子裡,比鄰的兩間農場,選擇了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他們的故事,宛如「大小農之爭」的縮影,吸引許多人前來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