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ame」相關文章

揮別棄土場

2001-12-10

基隆河發源地平溪鄉,這裡有過環保團體曾經強烈抗議過的一段歷史─「平溪棄土場」,棄土場申請設置引發許多爭議,除了在基隆河上游水源頭設置棄土場的合理性,棄土場所在地位於水質水源水量保護區之外,縣府在環評法通過的前夕,核准棄土場的設置,也令外界質疑,鄉民多年的抗議也無法扭轉施政的決定。

變貌的河流

2001-12-03

地質學家李思根說,其實嘉濃濃溪正一步步地往南走,或許有一天會告別花蓮溪,成為秀姑巒溪的支流,這似乎已經透露出南岸大富村潛在的憂患。2001年7月,桃芝颱風來襲,嘉濃濃溪上、下游堤岸潰決,洪水沖毀了花東鐵路橋,淹沒了南岸的大富村。 桃芝颱風的造訪,以驚人的速度,改變了嘉濃濃溪的地形樣貌,原本深峻的河床,如今比村莊還要高,舊有的河堤埋沒在河床中央。雖然擺盪是嘉濃濃溪的本性,...

紙寮之聲|廣興紙寮結合觀光傳承手工造紙

2001-12-03

埔里優越的水質,奠定了廣興手工造紙的基礎。從打漿、篩紙、壓紙到烘紙,每張手工紙無不需要造紙師父們的專業技術才能完成。由於廣興所在地地質堅硬,921地震造成的直接衝擊並不大,不過間接減少的遊客量,也讓廣興經歷一年多的寒冬期。將傳統產業與觀光旅遊相結合,是廣興堅持經營的方向,不管地震颱風,日子總是相同且平凡的過著,沉穩而踏實。在平淡之間,廣興正慢慢地的茁壯著。

預約下一場更乾淨的選舉

2001-12-03

選舉終於落幕,有人當選、有人意外落選、也有人只是想借選舉宣揚自己的理念。經歷激烈選戰,台灣島又歸於平靜。不過,有群人不管輸或贏,在選戰過後,得即刻投入另一場聖戰。為了在12月2日凌晨五點前,還給台北市民一個乾淨的環境,清潔隊員漏夜奮戰到黎明,只不過他們的敵人不是賓拉登,而是這些選後就被視如垃圾的選舉旗。其實如果我們不過度浪費,清潔隊員就可以跟你我一樣,待在家裡享受被窩的溫暖,而不是在寒夜與路燈為伴,傻傻地拆著這些不太有用的旗子。

失落的天堂:東沙

2001-11-26

「東沙」對許多人而言,陌生又遙遠,直到民國88年,高雄市政府試辦「前進東沙」觀光活動,這個名字才漸漸在媒體上曝光,雖然「東沙」聽起來像是一個化外之地,然而我們對這塊國土的利用,不但一絲沒有減少,反而變本加厲。自古以來,這片沙是兵家必爭之地;這片海是漁民發財之處;這個名字是宣示主權的象徵;在這裡沒有居民只有過客,最後當來來往往的人們一一離去,留下的只是一座失落的天堂...

天然漆之歌|埔里文物館傳承天然漆產業文化

2001-11-26

埔里龍南天然漆文物館是全台灣僅存一家,採收到製造一元化的天然漆產業。921大地震後,生漆採收終止,文物館泰半毀損。在全家族投入產業修復一年半後,龍南重振旗鼓,再度出發。除了天然漆文化傳承的理想不變外,龍南更拓展了天然漆的領域,積極投入藝術創作及普及化的目標,而過去長期與學術界的研究,不久後即將展現成果。龍南說,他們並不確定多久之後黎明出現,但是站在數十年的努力與經驗之上,光芒終會到來。

旗正飄飄

2001-11-26

選舉一到,街頭馬不停蹄的競選餐會、造勢晚會,遺留下來的垃圾與文宣品,不僅影響市容,更對環境造成污染。台灣選舉次數頻繁,各候選人為求勝選,選舉費用與物品都大量消耗,例如大量的傳單、看板、布條、標語不僅破壞都市景觀,更增加社會成本。宣傳車輛也可能因為分貝太大而影響生活品質,競選總部、辦公室的大量耗電耗能更浪費有限的資源,募款餐會更產生大量的廚餘缺乏有機利用。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於是出現了環保選舉、乾淨選舉救台灣的聲音。由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等21個環保團體所發起的「環保選舉運動」,就是希望建立一個選舉新模式,透過環保選舉的推動,加速環境法案政策的落實,使選舉過程更環保、節省資源。

再建綠島

2001-11-19

綠島的產業活動像是以觀光為圓心,往外畫出一圈圈的同心圓,島上的活動跟著觀光在律動。觀光對綠島有什麼影響?島上居民最不能適應的就是原本靜謐的小島突然變得吵雜起來,四處都是機車呼嘯穿梭。來綠島觀光遊客大增,污染問題也加劇,尤其綠島四周珊瑚群礁環繞,污水未經處理就排放入海,長久下去對珊瑚礁生態影響勢必會顯現。

酒鄉之舞

2001-11-17

埔里酒廠在歷經88年921地震及89年儲酒廠大火兩場大劫之後,今年依然擴大舉辦國際酒文化節,展現出埔里酒廠災後重建強韌的生命力。未來,埔里酒廠還要面對WTO及民營化裁員的雙重壓力。時代在改變,埔里酒廠現在不只要製好酒,還要做行銷。酒廠裡平均四十歲以上的老員工們,無一不卯足全力,為新釀的好酒,跳起了酒鄉之舞,為的就是希望酒廠能永續經營,好山好水出好酒的故事,世代延續下去...

老樹的吶喊|台南官田的芒果樹消失了

2001-11-17

台南官田綠色隧道的去留爭議,似乎在陳總統的呼籲保留下暫時得到留樹的結果。但是一年多來, 這些受人矚目的芒果樹,卻一點一滴、無聲無息地逐漸消失。今年台南市環保聯盟的統計,有91棵芒果樹因為不明原因消失。

綠島的美麗與哀愁

2001-11-12

綠島能承受多少觀光遊客,才不會過度耗竭島上的自然資源,讓島嶼生態生生不息。過去,曾經以交通承載量評估出一天兩千人的遊客人數,隨著綠島觀光發展,往來台東綠島之間船隻增加,進入綠島的觀光客也跳躍式成長。大量遊客進入綠島威脅島嶼的生態環境,現在觀光利益與生態資源之間的拉鋸戰,已是綠島最主要的課題。綠島的未來會如何?就看綠島人的抉擇。

種子的信仰

2001-11-12

龍安村,國民政府來台以前稱做龍眼林,位於中寮北邊七村中間地帶。地震時,村長廖振益因急於搶救村民,只穿一條內褲就衝出家門。第二天,龍安庄內就設立六個救濟站,提供伙食,由村內婦女輪流炊煮,「龍安大食堂」的名稱不逕而走。因為全盟的幫助及民間企業贊助,龍安村有了龍眼林社區學園,如今已經開始第四期的課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