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相關文章

【強颱凱米】凱米的考驗|雲嘉的淹水難題

2024-07-29

凱米颱風來襲,暴風圈籠罩全台,這是八年來第一個登陸台灣的強烈颱風。登陸前,行徑擺盪;登陸後,強風豪雨,橫掃全台。久未經歷颱風的台灣,再次見證了強颱的威力。當凱米遠離,颱風警報解除,老天爺給的考驗還沒結束。

淨零戰役:歐盟CBAM浪潮來襲|台灣中小企業的減碳挑戰

2023-11-04

今年十月,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開始試行,對進口產品徵收二氧化碳排放關稅,第一波受影響的產業包括水泥、鋼鐵以及下游的螺絲螺帽等等,這將對台灣產業造成什麼影響?

丹娜絲後續》風災下的石綿危機|清理缺防護,勞工、居民恐成二次受災戶

2025-08-24

7月6日,中度颱風丹娜絲從嘉義登陸,14到17級的強陣風,吹毀了上萬棟建築,也吹出一場石綿危機…

丹娜絲颱風》當強風吹過:民生基礎設施受衝擊怎面對?|ft.陽明交通大學副教授 單信瑜|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2025-08-01

丹娜絲颱風遠離,但它所帶來16級、17級強陣風,造成嘉南地區超過萬戶民宅受損的災害還在,後續的災後復原更是條漫漫長路。這場強風同時也掀開了,西南沿海地區的防災應變上,鮮少被關注到的「風」災議題。

【島在現場】台南屋震毀,居民難過年|2025.1.28

2025-01-30

1月21日嘉義大埔強震後,台南市楠西區、玉井區等地,許多房屋被貼上紅黃單。往後持續至今,南部地區餘震不斷,包含25日和26日,都有地震規模達5.7。 氣象署統計至27日早上已超過百起有感地震,其中顯著有感的地震有33起,氣象署研判後續的一兩個禮拜內還是會有規模較大的地震發生。台南市府26日並更改災害應變中心名稱為「114年1月連續地震臺南市災害應變中心」。 2025.1.26...

損鄰發生,如何保障民眾權益?從法規、制度來看少了什麼?|ft.環境法律人協會秘書長郭鴻儀|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2025-01-20

日前新北三重發生損鄰意外,其實並非個案,從新北到台南,台灣各地損鄰事件層出不窮,在損害的舉證與求償上,居民往往求助無門,反映出現行相關制度上有哪些欠缺的地方?

落葉行動|把落葉還給樹木,打造永續生活綠空間

2024-09-20

落葉,經常被視為環境整潔的頭痛角色,每天要花上大量人力清運燒毀與掩埋,有一群人發起「枝葉園圃」行動,想將落葉留在現地、還給樹木,不只可以幫助改善土壤環境,還能營造生物與人類共存的永續綠空間。

【凱米颱風】台南做大水|思考淹而不災的未來

2024-08-05

凱米颱風帶來豐沛雨量,造成中南部大淹水,台南市許多區域受災,重創人民生活與經濟。在大水退去之後,政府搶救災損,人民重建家園,思考如何面對下一場大水的到來。

【水域神靈】河川氾濫與聚落變遷:宜蘭和嘉南平原的拜溪墘祭儀|ft.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候選人 楊家祈|我們的島Podcast

2024-04-15

從水出發,了解台灣民俗。我們的島Podcast推出《水域神靈》系列:從金門無形文化遺產之一的「金門海醮」開始;接續推出盼藉神力以避水患的「拜溪墘」和渡亡靈的「水」。人與水的相依與糾纏,歡迎收聽(看)。

讓母雞自由|從格子籠走向友善飼養

2024-02-24

社團時間一到,台北市和平實小養雞社的學生,迫不及待跑向草地上的雞舍,要讓裡面的雞隻到外面自由奔跑。每隻雞都有名字,屬於哪種品種?有什麼樣的個性?孩子們都很知道。

地下台南三部曲:台灣的大航海時代系列|公視我們的島【聰到現場】

2023-10-02

四百年前(1623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安平建立了熱蘭遮城與大員市,當時台灣就已經是整個東亞貿易的重鎮。然而早在一兩千年甚至五六千年前,南島語族早就開啟了屬於台灣的大航海時代。

登革熱疫情再起|一場人類與病媒蚊的戰爭

2023-09-02

寧靜的住宅區響起嘈雜的馬達聲,醒目的紅布條提醒居民,登革熱再次來襲。截至2023年九月初,全台確診病例已超過三千五百例,是2015年以來最嚴重的疫情,面對這個難纏的蚊媒疾病,我們將面臨哪些挑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