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相關文章
前瞻吃蘋果:監督水環境計畫
政府推動前瞻水環境計畫,各地不斷進行河岸、海岸改善工程,經費少則千萬,多則數億。一群來自民間的專家學者,關心執行成果和對生態的影響,組成評分團進行公民監督,要為前瞻水環境計畫,頒發金蘋果與爛蘋果獎。
樹倒之前 | 你是否看見樹木在呼救?
2020年3月,高雄一間寺廟的大榕樹突然倒下,造成一死三傷。5月,台南市一棵菩提樹突然連根拔起,一位女騎士頭部受傷死亡。7月初,台中路樹傾倒,壓死一名騎士。8月中,桃園路樹攔腰折斷,打傷兩名攤販…
拍鳥成瘋的時代|生態拍攝倫理的界線
台灣興起拍鳥熱,人手一機,上山下海瘋拍鳥。為了拍到一張美照,各種手法紛紛出籠。於是各種反思與管制,不斷被提出,希望回歸初心,因為尊重生態,才會按下快門。
搶救名人故居|留下社會共同的歷史記憶
歷史名人故居,作為對於歷史人物的尊崇,也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各國都會進行保護工作。在台灣,二二八事件中犧牲的湯德章律師故居,還有被奉為寶島歌王黃三元的家族老屋,都面臨開發拆除的危機。為了保護社會共同的歷史記憶,民間發起搶救行動。
當綠農碰上綠能|如何找出共存的方法?
一片綠意的生態農地,生產優質的自然飼料,打造台灣有機畜牧的夢想,建構綠色農業的模式。但是一項綠能產業園區開發案,可能破壞生態農地,讓有機畜牧的夢想,陷入危機。
幫浪浪找工作|流浪犬變身工作犬
妞妞原本是一隻流浪犬,在被台南市溪美派出所認養後,成為工作犬,協助勤務,同時成為員警的好朋友。台灣流浪動物問題嚴重,全面推動零安樂政策後,收容所多數爆滿。於是,透過職業訓練,媒合適當的工作環境,擴大認養範圍,幫助流浪動物找到新的家園。
肥水落田|豬牛糞尿回灌農田再利用
各式各樣的畜產品,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來源。畜產品的生產現場,牧場動物每天的大小便,散發異味,卻讓人退避三舍。豬牛糞尿,如何轉化為資源,重新回歸農田?畜牧產業能不能擺脫污染環境的形象,走向循環農業的下一哩路?
共享未來|環保餐具租用服務
餐飲業者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往往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盛裝食物,許多大型戶外活動,也因此到處可見免洗餐具的蹤跡。高雄大港開唱音樂祭舉辦至今,已經邁入第十一個年頭,垃圾量也隨大批觀眾逐年增加… 攜帶小巧的環保筷外出並不難,但若要隨身攜帶餐盒,就沒那麼普及;參與民眾想做環保,其實還有更方便的選擇。音樂祭主辦單位近年來主動和環保餐具租賃業者聯絡,並全額支付租金,希望透過免費服務,提升樂迷朋友的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