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者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往往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盛裝食物,許多大型戶外活動,也因此到處可見免洗餐具的蹤跡。高雄大港開唱音樂祭舉辦至今,已經邁入第十一個年頭,垃圾量也隨大批觀眾逐年增加…
攜帶小巧的環保筷外出並不難,但若要隨身攜帶餐盒,就沒那麼普及;參與民眾想做環保,其實還有更方便的選擇。音樂祭主辦單位近年來主動和環保餐具租賃業者聯絡,並全額支付租金,希望透過免費服務,提升樂迷朋友的環保意識。
有租借意願的民眾,只要挑好餐具,工作人員幫忙掃描上面的QR Code,在App介面輸入使用者的手機號碼,就可以帶著借來的餐具,在全區使用。不只借用免費,還能獲得攤販提供的環保優惠。此外,使用後的餐具也不需自行清洗,只要放進回收箱,工作人員就會做後續清潔,讓環保餐具獲得重生的機會。
大型戶外活動是公認的一次性餐具消耗大戶,不過身為一級戰區的校園學生餐廳,或是公司員工餐廳,日復一日,累積的垃圾總量往往更驚人。所幸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大專院校,開始針對學生餐廳禁用免洗餐具,並成功扭轉學生的使用習慣,靜宜大學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從2018年開始,靜宜大學推動校園新文化,餐廳全面禁用免洗餐具,外帶便當也不提供免洗筷與湯匙,包含校外訂購便當也同步實施。一年下來,成功減少28300公斤的垃圾量。
早在校園全面禁用一次性餐具前,靜宜大學的學生社企團體Ecosaver,就已經在校內提供環保餐具租賃服務。最早先在校園內定點租賃,用收租金及押金的機制。不過礙於價格考量,學生對租賃式環保餐具的接受度不高。當校內開始禁用免洗餐具後,Ecosaver推出會議環保餐點服務,用可重複使用的便當盒,讓師長成為他們的常客。
Ecosaver目前單次最多可提供一百份環保餐具,成功減少超過一千份免洗餐具的消耗,就算面臨賠錢危機,仍繼續用課餘時間,守在清洗槽前,洗出他們的環保使命。
走出校園,一次性餐具的消耗並不會就此停歇。根據環保署統計,2011年台灣一年消耗十五億個免洗杯。因為免洗杯回收價值低,普遍回收效率較差,所衍生的海廢危機,可想而知。
在台南,一場租賃業者與周遭社區、商圈的合作計畫正展開。當消費者選擇外帶飲料時,店家主動說明有環保杯的選項,只要留下手機資訊,就可享有「A點借、B點還」的服務,而且就跟以往的紙杯、保麗龍杯一樣,完全免費提供。
當店家用App簽收環保杯後,業者就可以透過系統確認使用數量,知道什麼時候要再去補貨,還能看到容器的使用歷程,控制環保杯的生命週期。商圈內多數民眾願意嘗試這套機制,但少數民眾對重複使用的環保杯,仍有衛生疑慮,或是擔心可歸還的地點不夠多。
業者目前在工作室設了一個清洗站,先去污、浸泡之後,再送進商用清洗機,以高溫高壓水柱整體清潔,最後進到遠紅外線消毒櫃,當容器送到店家,店家的工作人員還會再做一次確認,多道程序清潔與消毒,希望民眾用的安心,增加使用率。
以台南正興街為例,一個禮拜大約使用上百個環保外帶杯,對店家來說,其實也能減少外帶杯的耗材成本。
台灣長久以來,在餐飲業者以客為尊的服務態度下,營造出極度方便的消費模式。因此,租賃式環保餐具服務所要挑戰的,始終是民眾的「習慣」問題,它正以和緩卻堅定的步伐,為我們建立起正確的觀念,並成為民眾依賴便利性的另一種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