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枕山|究竟是汙泥還是培養土

採訪 黃康妮
攝影 朱孝權,剪輯 鐘文源

宜蘭縣員山鄉崩山湖地區有一方好山好水,但是三年前,當地鄉民發現有一車車從造紙廠運出來的污泥,直接倒在他們的飲水源頭地-枕頭山上。看守台灣小組第一次與員山鄉民接觸,是在2001年5月,當時鄉民對於業者在崩山湖地區傾倒大量事業廢棄物的事實,蒐集了非常詳盡的照片與相關資料,甚至還有現場目擊證人。

根據當地民眾的估計,大約有二萬多噸來自造紙廠與化學原料廠的污泥被埋在枕山村的山上,而這些污泥卻是業者與環保局口中的「培養土」。因此三年多來,鄉民鍥而不捨地四處陳情,然而他們被打回票的理由都是:那些污泥全部都是培養土。

經過宜蘭縣環保局三次以上的開挖採樣,都證明這些黑色物質是無毒無害的,鄉民對於業者大量傾倒工廠污泥的事實也只能忍氣吞聲。根據業者表示,培養土到底賣掉了多少,他們自己也不清楚,而埋在土裡的污泥到底算不算是培養土?目前也沒有任何標準。

2002年7月公布的《資源回收再利用法》,讓70%的事業廢棄物可以再生利用,但是再生利用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卻是查無可考。到底,市場不明的回收資源是廢棄物還是資源,而賣不出去的培養土是「濫倒」還是「堆置」?廢棄物的再生利用是工業永續經營的必經路程,固然不必為了少數業者游走在法律邊緣而因噎廢食,但是每年1700萬公噸的事業廢棄物,卻有可能因為模糊的定義與漏洞,而躲藏在再生利用的報表裡。

集數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