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關鍵字

滅農之邦

2008-05-05

當良田不耕種,農民不耕作,會為台灣農村帶來什麼樣的光景?當老農年金、休耕補助、災害救助,成為農民勉強維生的主要收入,台灣農業會是何種未來?一旦農地荒廢,農村消亡,對於整個環境生態,將會帶來何種巨災?當休耕吟唱最後輓歌,望見田荒村毀的滅農之邦。

原鄉有機夢

2008-04-21

現代人追求健康的生活,有機產業因此成為新興的行業,到處都可以看到有機商店蓬勃林立,不過每個人接觸有機產業的故事不盡相同,吳美貌遇到人生的重大課題之後,人生就這樣奇妙地轉了一個大彎,冥冥中牽引著她走向部落,走向有機。

一杯清水,兩百五十億|石門水庫治水預算花大錢

2008-03-03

民國九十三年8月,艾利颱風來襲,新竹桃園山區降下四十年以來的最大豪雨,雨水夾帶泥沙自上游而下,供應桃園地區民生用水的石門水庫成了泥漿壩,桃園人也開始了連續18天無水可用的惡夢。

跟著獵人走

2008-01-11

遠離水泥叢林,跟著獵人進入飛鼠、山豬、山羊的世界,找尋失落的本能,回應森林深處,遙遠而響亮的野性的呼喚。 我們要去的部落名叫大同,太魯閣人叫它砂卡噹(斯卡檔),它位在立霧溪北岸海拔八百公尺的山上。對我來說,大同一直是一個很遠又很近的地方,以直線距離來算,它距離太魯閣口並不算遠,但是往部落的山路非常陡峭,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你的雙腿。在獵人Saki與Kimbu的帶領下,我們沿著流籠的路線往上攀行,...

兩萬元的代價

2007-11-16

順著台九線往屏東楓港方向南進,來到獅子鄉草埔村的山上,沿路可以感受到恆春半島的強勁風勢,隱約在搖動的樹叢間,看到幾座山頭,有被砍伐過的痕跡,少了樹木的屏障,山頭的風更大了。到了現場,只能用滿目瘡痍來形容眼前所見…

深山雪見情|部落文化深度旅遊

2007-09-07

燕珍是一位城市女子,不停的工作、不停的交談,以及不停的忙碌,構成生命樣貌,於是在忙碌的生活後,她想找一座山,讓自己遠離城市,給自己一個舒緩的時光。在朋友的介紹下,燕珍看見雪見這個地名,對於不常上山的她,雪見只是地圖上,一個美麗又陌生的地方,但是她決定前往,在深山中尋訪雪見,展開一場不同的自然體驗。

莎卡蘭溪砂石劫|溪流整治衝擊高身鯝魚棲地

2007-07-06

六月初,一位南部朋友來電說,一定要去屏東三地門的排灣族部落口社村看看,那裡的人們熱情好客,風景優美宜人,最重要的是,離沿山公路不遠處的莎卡蘭溪,也是保育類魚類高身鯝魚的家。但是,當我們一走近莎卡蘭溪,一切卻又完全不一樣...

出賣杉原海岸|沒有通過環評的美麗灣度假村

2007-06-08

這是台東最乾淨、最美麗的一片海灣,它曾經是孩子們戲水的天堂,如今工程圍籬將它隔離,它的未來被掌握在財團手裡。是誰出賣了這一片海岸?

家在杉原

2007-06-08

每年四月到七月,是芭蕉旗魚在東海岸出沒的時節,也是討海人最興奮的時刻。趁著風起的時候,陳志和和陳世岳決定駕著舢舨,在都蘭灣附近的海域尋找芭蕉旗魚的蹤跡。

蘭嶼‧秋之頌

2006-10-09

當飛魚乾從魚架上收起,秋天的蘭嶼,是一幅怎樣的景象?當拼板舟從捕魚轉變為載遊客,對船主與遊客來說,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於是我們來到蘭嶼,看看蘭嶼秋天時的另一種表情。

蘭嶼的未來練習曲

2006-08-21

一群在蘭嶼大專青年,他們以蘭嶼新生代的姿態,追求蘭嶼的未來,去年他們透過活動,重新認識自己的故鄉,今年他們集思廣益,想要找個角度出賣蘭嶼。

反思國家公園

2006-07-03

國家公園設立的目的,原本是以生態保育、文化保護為主,但是在因應旅遊浪潮下,常常是側重遊憩功能,忽略生態保育、文化保護的責任,讓生態面臨危機、文化遭到破壞,大演本末倒置的荒謬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