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相關文章

風火山林

2001-12-24

溫度高達98度,酸鹼值在2.5以下,空氣中富含二氧化硫、硫化氫等有毒物質,這樣的環境會有生物嗎?遙想地球生成的初期,到處都是火山,當時能夠存在的生命可能只有細菌,細菌是整個生態系的初級生產者,相對自然就產生了初級消費者──搖蚊和篤蠅。陽明山的自然環境裡,最原始的初級生產者,就是從如此惡劣的環境孕育而生,構成豐富而簡單的火山生態系。

來自地底的消息

2001-12-17

解說員帶著小朋友來到小油坑噴氣口前,噴氣口發出懾人的隆隆聲,不斷蒸騰出令人窒息的硫磺蒸氣。就像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窗口,人們彷彿可以透過噴氣口窺探陽明山火山地形的生命歷程。陽明山是台灣唯一以火山景觀成立的國家公園,其完整性就算與中國大陸相比,也只僅次於長白山區。儘管大屯火山群的噴發活動已停息了二十萬年,但是存留下來的豐富景觀,卻是我們了解火山地形的最佳例證。

【納莉颱風】水的驚嘆號|台北變成湖

2001-09-24

納莉颱風在一夕之間,讓台北市成了台北湖,也使得台北人重新去思考我們與河流、與水的關係。事實上,自從台北盆地在地球上誕生到現在,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是湖泊就是沼澤。水是台北盆地性格的一部份,但是,當台北發展成為高密度的都市,整個治水政策與思維卻是以一種嫌棄的態度面對水,這種嫌棄的態度表現在堤防與大型抽水站的設置上。納莉之後,我們該用一種什麼樣的態度,與都市裡的水建立起新夥伴關係呢?這是本集所欲探討的方向。

看山看水看自然

2001-09-10

因為喜好大自然的關係,邱慶耀成為雪霸國家公園的義務解說員,也因此開啟了邱慶耀向大自然學習,永無止境的一扇窗戶。

水上森林|紅樹林生態系

2001-07-09

河流與海洋交會的潮間帶,由於海水的浪潮力量小,潮汐漲退相當緩和,河流一路挾帶而下的沙泥及腐植質便會逐漸沈澱下來,形成適合紅樹林生長的環境。漲潮時,紅樹林下半部的莖幹枝葉會浸泡在海水當中,而露出水面的樹林部分,看起來像是生長在水上的森林。 那為什麼紅樹林叫「紅」樹林,外觀卻是綠色的呢?台北市野鳥學會理事林金雄說,紅樹科的樹皮含有單寧,若把它撥開,接觸空氣,它就會變紅,便會產生紅色的汁液,...

漂流的生靈

2001-06-18

基隆河下游漂流物多,時時發出惡臭。資深環境記者柯金源乘著舢舨溯流而上,到基隆河中上游察看河流的汙染源。

廚餘變黑金|廚餘回收當堆肥

2001-04-30

近幾年來,廚餘回收儼然已經形成一種民間自主的風氣。從北到南,從都市到農村,大家彷彿如夢初醒般,發現廚餘回收的好處,到處都有人在嘗試、摸索,企圖將廚餘變黑金(有機肥),這潮流一步步從個人、民間社團,推展到地方政府。也因為這風氣是來自民間自主的嘗試,所以各自摸索出不同的方法,形成眾聲喧嘩的景象。

濕地今昔

2001-02-19

冬末春初的北台灣,上萬隻雁鴨、上萬個人,齊聚在華江雁鴨公園,共同詮釋一種都會的野趣。南台灣的夏日清晨,一株株急待啟發的幼苗,無拘無束地吸收著,鳥松濕地的自然養份。秋高氣爽,中台灣的高美濕地,以其得天獨厚的豐美,重建了人們對於土地的信賴和期待。

滄海桑田

2001-01-14

你知道過去清朝為了例行禁採硫磺政策,每年在陽明山燒山四次嗎?你知道日本人如何使當年癩痢頭一樣的陽明山林木翁鬱,卻又讓她遭受病害之苦嗎?你知道蓬萊米的發祥地竹子湖,如何成為今日的海芋勝地嗎?

【象神颱風】基隆河救命| 汐止、基隆大淹水

2000-11-13

基隆河深受潮汐的影響,由汐止的舊名水返腳可知,基隆河水在滿潮時,河水到汐止就會返回,現在基隆河水不再止於水返腳,汐止成了知名的水患地區。 此次象神颱風所夾帶的充沛雨量,使基隆、五堵、汐止地區因基隆河水暴漲而淹水,汐止地區甚至淹到三樓,也造成前所未有的災情。根據官方說法,此次象神颱風所降的雨量是兩百年洪水的頻率,而基隆河沿岸堤防在台北縣的部份,只能防範一百年的洪水,再加上部份河段的工程尚未完工,都是導致此次淹水的原凶。

傷鳥天使: 黃惠慈與高康敏的故事

1999-09-06

在台灣大學工作的黃惠慈和擁有個人花藝工作室的高康敏,是台北市野鳥學會救傷中心義工,在獸醫師祁偉廉的眼中,她們手上似乎有一種魔力。 醫生可以縫合鳥類傷口,但遇到傷鳥不進食也是傷透腦筋,而她們總有辦法,跟動物做某種超乎你我所能理解的接近和溝通,讓傷鳥慢慢吃東西。 台北鳥會目前的救傷體系是由獸醫師、救傷義工和會內專職人員所構成。民眾把傷鳥送到鳥會,專職人員視鳥況看是否需要立即請獸醫診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