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相關文章

我的水草世界|有情的水生植物

2013-05-27

水草世界變化萬千,它們有的濱水而居;有的像居士般沉水神隱;或者如睡美人靜靜躺在水面上;也可能像遊人,居無定所;有些則擁有文人風骨,傲然挺水而出;更厲害的是兩棲部隊,水中、陸地都能生長,光是辨識台灣三百多種水生植物,就是門大學問,吳聲昱卻投入水草復育工作,長達三十年…

觀新藻礁

2013-05-06

曾經,桃園有27公里的藻礁地形,凹凹凸凸的孔隙,住著螃蟹、螺貝類、軟體動物、小魚小蝦....,是繽紛的生態大舞台。如今,在污水摧殘下,只剩下觀音、新屋三、四公里的藻礁,茍延殘喘存活著,觀新藻礁,需要你我關心…

委屈了 行道樹|樹木在城市的真實生活

2013-04-08

住在都市的樹,有些被安插在道路兩旁,日子有苦難言。住在一兩公尺寬的小方格裡,根部像是裹了小腳,無法伸展,枝條伸長了,就要被砍。大多數人把它們當做城市裝飾品,卻忘了它們,是活生生的古老生命…

【核電爭議】309廢核遊行實錄|遊行人數史上破紀錄

2013-03-11

一波波人群,不斷走上街,彷彿沒有盡頭的人龍,309全台廢核大遊行,創造反核運動的高峰,也寫下公民運動的歷史…當「我是人‧我反核」的口號,響徹島嶼天空,為何核災讓人心不安?為何人民期待非核家園的到來?

2012環境短片~遇見生命中的羽翼

2012-10-15

藏身都市中的野鳥救護站,看野鳥救傷志工和醫生們,如何照護這群誤入城市叢林的傷鳥們。這些鳥兒,又帶給我們哪些感動與啟示…

猿 聲

2012-06-04

1980年代,長臂猿被帶進台灣的寵物市場,少數人的喜惡,成為牠們一輩子的苦果。該攀樹擺盪的雙手,卻只能抓住鋼鐵牢籠,屬於熱帶雨林的聲音,卻在台灣迴盪…

中國記者的台灣環境行|走訪台灣環境議題現場

2011-08-29

跨海而來,一群中國環境媒體的朋友,來到台灣,進行十天的環境議題參訪。他們看見台灣風景的美麗,也看見台灣土地的傷痛,在他們心中有著迴響,關於環境的共同保護,一個攜手並進的人間課題。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長期推動台灣與中國的環境交流工作,希望透過參訪,讓彼此相互學習,共同為守護環境努力。今年有八位中國媒體記者來訪,他們是來自北京、上海、雲南等地的資深記者與高級主管,首次來到台灣,...

陪伴我們的動物們:兔子二三事

2011-02-21

長長的大耳朵、圓滾滾的身子、短短的小尾巴,兔子的可愛模樣,總是讓人忍不住想要摸摸牠,有人把兔子當成寵物,有人把兔子當成經濟動物,當兔子遇上人類,牠們的命運將有什麼樣的轉變?

減碳下的石化夢

2010-12-06

節能減碳的議題正夯,從政府到民間,都跟上這股世界潮流。台灣的二氧化碳排碳量,約占全球的1%,排名世界第22,政府大力推動節能減碳,卻又逆向擴張石化產業,處在石化業擴張與否的十字路口,台灣的選擇是什麼?

活水溯源-擺渡‧淡水河

2010-05-24

因為這條河,台北這個城市誕生了,也因為城市的發展,這條河逐漸邁入死亡,淡水河沉默地在大台北地區交錯縱橫,她承載都市的惡,卻依舊閃閃發光。

老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2010-01-10

「我們的眼界可能比較窄一點,我們要保護的,就是那幾棵,我們曾經花時間陪著它,跟它相處,幾十年的樹。」一位在台北市徐州路附近的社區居民這樣說。人與樹、環境保護的故事,就從國有財產局出售台北市徐州路10號土地這一刻起,拉開了序幕。

逐臭之夫|與垃圾為伍的生活

2009-02-09

為了找出支撐這些政策的科學數據,有一群人,他們的工作就是到全台各地的垃圾掩埋場、垃圾焚化場,這些廢棄物聚集的地方,進行研究工作。他們習慣與垃圾為伍,因為他們是「逐臭之夫」。當我們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好的同時,我們實在應該感謝這一群幾乎被遺忘的研究人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