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石頭厝訴說雙溪泰平里繁榮歲月
新北市雙溪區泰平里,位於新北市與宜蘭交界,面積廣達50.31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板橋、八個中和區大小,常住在此的居民卻只有七、八十人。早在兩百年前,這裡是往返淡水廳與噶瑪蘭廳的交通要道,先人翻過重重山嶺來到這裡開墾,山裡面古道交錯,每座橋梁都是先民胼手胝足修建而成。
雙泰產業道路是泰平里主要交通動線,從雙溪市區往泰平里,大約有11公里路程,沿路可以看到穿山甲的洞穴、小心山羌的標誌,儼然進入了野生動物國度。其實在清代,泰平里就是雙溪庄的重心,一棟棟百年以上的石頭厝,訴說著泰平里曾有過的繁榮歲月。
泰平里的居住型態屬於散村,住家和住家間,走路要二、三十分鐘以上。路邊常常可以看到用石頭砌成、製作精巧的土地公廟,守護著一方住家與農地。
雙溪山區的雨量豐沛,非常適合香菇生長,早期,香菇和木耳是居民重要經濟來源。居民呂傳義與妻子謝雅玲,是少數回到山上從農的居民,想起小時候對外交通不便,每天要挑菜走十幾公里到市區販賣,生活雖然清苦,卻有著濃厚人情味。
水梯田消失 居民面臨缺水問題
老人家指著荒蕪的田地說起,三十年前,泰平里放眼望去都是水梯田。1983年泰平里全區被劃入台北市水源特定區,不論是大範圍開墾或房舍興建,都受到嚴格限制,再加上工作機會有限,青壯年人口不斷外流,山上的水梯田漸漸荒廢。
不過居民卻發現,山泉水跟溪水的變化,都跟以前不一樣。過去,水梯田就像山上的雨撲滿,當水梯田消失,山坡地保水能力下降。北勢溪與南勢溪是大台北的水源命脈,但城市裡的居民或許很難想像,住在水源保護區最上游的居民,竟然會因為久旱不雨、泉水乾枯,面臨缺水問題。
泰平社區水梯田復育計畫
2014年,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以保水為前提,啟動全台第一個在水庫集水區內的水梯田復育計畫。實驗區面積共約兩公頃,目的是跟荒廢田地做比較,看看兩者涵養水源的能力有什麼不同。經過兩年復育,水特局發現,跟沒有復耕之前雜草叢生的農地相比,水梯田的保水功能是荒地的兩倍,可以延緩下游洪峰、補注伏流水、淨化水質。
比起平地水田,水梯田的耕作加倍辛苦,從整地、插秧、除草到收割,完全倚靠人力,因為是在水源特定區,不能噴灑農藥,施肥次數也有限制。一公頃稻米產量只有五千公斤,是平地的一半。即便如此,為了重現泰平水梯田,呂傳義夫婦還是堅持種下去。水梯田復耕,原本的溼地生態也漸漸恢復,包括鱔魚、泥鰍、虎皮蛙,都重現水田。
但是要擴大水梯田復育規模,還有很多困難要克服,首先是灌溉水源的問題。水特局兩年的實驗計畫已經結束,未來如何提供誘因,鼓勵中壯年人回到泰平,復育水梯田,還是很大的挑戰。
為了讓社區恢復過往朝氣,泰平社區發展協會從去年六月開始,在社區信仰中心壽山宮前,舉辦假日農夫市集。這裡賣菜的幾乎都是高齡八、九十歲的阿公、阿媽,攤位上不但有各種友善耕種的蔬果,還有阿媽們手工製作的各種點心。
虎豹潭步道和灣潭古道,被譽為北台灣最美的百年山徑之一,假日不少遊客來這裡登山健行,走累了就到農夫市集買些農產品,或坐下來享用當地食材做成的餐點,一年下來,市集成為社區老人家的生活重心。泰平社區發展協會希望透過農夫市集,帶動社區產業,呼喚離鄉的泰平里民回到家鄉,讓老人家可以受到更完善的照顧。水源特定區管理局也計畫輔導,讓阿公阿媽種植的稻米或青菜,可以申請友善環境的標章。
因為被劃入水源特定區,泰平里的發展受到許多限制,卻也因此保留了豐富的自然生態、純樸的農家風景。如今,泰平里的阿伯與阿公、阿媽們,為了水源保育與社區的未來,依舊默默付出心力,以友善耕作、梯田復育等各種方式,營造一個水水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