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座群島,季風強烈、土地貧瘠、人口外流,但是那裡卻出產最多歡笑。那座群島,名叫澎湖。在縣市財政富裕程度上,澎湖算是敬陪末位的困窘縣份,澎湖人笑稱他們別的沒有,就只有「陽光、空氣、水」。但是這些「沒有什麼」的陽光、空氣、水,每年卻吸引數百萬來自各地的觀光人潮,跨過海洋湧入澎湖,就為了一睹這個蔚藍海上美麗群島的身影。
澎湖由六十四座大大小小的島嶼所組成,散佈在台灣海峽南方,玄武岩所形成的各座島嶼,在地質風貌上呈現多樣景觀,不同的火山噴發狀態與溫度,使得不同離島間呈現出玄武岩的不同形體。不僅景觀各有特色,人文歷史也呈現不同風貌,由於離島眾多,澎湖居民往返群島之間,高度依賴交通船,加上進行捕撈的漁船以及載客觀光的遊艇,澎湖無異是一個船的都市。
澎湖環海,季風強烈,也因此在一般人印象中,屬於漁業興盛、農業沒落的地區。但是澎湖人並未浪費上天賜予的土地,縱使季風強烈,澎湖人還是建築石牆擋風,種植花生、西瓜等作物。雖然氣候惡劣,卻不代表農作物品質不好。像澎湖生產的花生遠近馳名,除此之外,澎湖所產的洋香瓜、嘉寶瓜,以及野地裡的仙人掌、風茹草等植物,都讓澎湖的農業資源不容外界輕忽。
在農作物之外,澎湖的畜牧業也別具特色,低緩的丘陵地形,以及強烈季風形成的草原風貌,讓澎湖成為牲畜放養的天堂。隨著許多自然觀光景點被開發出來,澎湖不再是廟宇之旅或古蹟之遊,旅客也漸漸瞭解澎湖的自然之美。
美麗的澎湖,總是贏得遊客的讚歎,但是歷史的澎湖,卻彷彿逃不過驛站的命運。從早期明清移民前來澎湖轉往台灣,至今旅遊者來來去去,讓澎湖充滿漂浪的性格。近年來,一些澎湖人與外地人慢慢回流,無論是為了作生意、謀職、作研究或者安養天年,因而帶來新的刺激與動力,讓澎湖似乎出現一點重生的契機,脫離漂流驛站的魔咒,也讓澎湖的風華重新顯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