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子惟

05_我們真的缺電嗎?|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2021-11-30

台灣真的缺電嗎?如果沒有缺電,為什麼會出現斷電呢? 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劉志文認為,從目前的供需來看台灣並沒有缺電問題,問題出在電力調度。如果把電力供需的缺電狀況想像成道路塞車,第一種是道路太窄小,整天都塞車;第二種是平時非常通暢,但只有一兩個小時會塞車;第三種是道路發生事故,所以塞車。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必須考慮新建道路,但如果是第二、三種,與其新建道路,不如用疏導和管理方式來解決,...

01_為何而轉?我們與2025的減碳距離|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2021-11-30

洪水、乾旱、大火、熱浪,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在世界各地不斷發生,極端氣候,也威脅著台灣的生存。2020年,台灣首度一整年沒有颱風過境,造成長達八個月的嚴重旱象。 全球控制增溫1.5度破局   全球氣候災害持續發生   2021年8月,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提出,由於人類排放溫室氣體與砍伐森林,導致全球氣溫上升速度高於預期巴黎協定,控制在增溫攝氏1.5度的共識,...

03_成長的極限 設下能源消耗的停損點|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2021-11-30

不管是再生能源或者是天然氣接收站的爭議,都是將能源轉型的重點放在電源開發上,不過我們在管理電力需求、提升能源效率上,是否有做到相對的努力呢?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系助理教授楊宗翰表示,政府的規劃都集中在發電端,需求面的能源效率和節能被許多人忽略。 缺乏自產能源 人均用電卻是排名前八的矛盾 台灣98%的能源倚靠進口,但許多民眾卻不知道,這樣一個缺乏自產能源的島嶼卻是世界上排名前段班的用電大國。...

養牠的知情權|寵物貓狗從哪來?

2021-11-15

在新北市板橋區戴瑋姍議員服務處,2020年5月到2021年9月,接到超過一百件民眾陳情案,都是因為購買幼犬,回到家幾天之內就發病或死亡的案例。

衣櫃裡的永續選擇題|舊衣回收該去哪?

2021-10-18

如果家裡有穿不到的衣服,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處理方式,就是丟進舊衣回收箱,但你有想過,這些衣服最後去了哪嗎?

天際線保衛戰|城市景觀的界線在哪裡?

2021-10-04

高雄蓮池潭映照著湖畔山景,玄天上帝和龍虎塔,更是風景區地標,市政府計畫在旁邊的綠地進行公辦都更,許多市民擔心,未來如果高樓林立,將是景觀破壞的開始。無獨有偶,台北萬華龍山寺後方,也有建商正著手進行31層的高樓建案。當各種開發進駐風景區或古蹟旁,如何能讓景觀和天際線,不再淪為犧牲品?

禁餵剩食防豬瘟?|對養豬產業的衝擊 

2021-09-27

9月1日起,為了防堵非洲豬瘟病毒擴散,農委會規定剩食不能餵豬。台灣剩食每天約兩千噸,當中有六成是熟廚餘,原本是運往養豬場,不能進豬場的剩食,要改去哪裡?邊境防守、境內防疫與剩食去化,是否能因為這場危機,找出更好的運作模式呢?

【島在現場】橋科通過環評|2021.9.1

2021-09-01

備受關注的橋頭科學園區(以下簡稱橋科)開發案,今天進入環保署環評大會審查。會前地球公民基金會等民間團體呼籲,橋科在草鴞保育、有機專區、再生能源及再生水等議題上都應有更完整的討論與解決機制,部分委員對草鴞保育、地質調查等也提出意見,不過環評大會最後仍做出決議,橋科有條件通過環評。 草鴞保育 由於橋科開發範圍也是一級保育類草鴞的棲息地,草鴞保育問題也成為委員關注焦點。在歷次專案小組審查中,#...

地埤‧地皮|你看到的是哪種土地價值?

2021-08-23

一口埤塘值多少錢?一條水圳值多少錢?一個百年歷史的聚落,又值多少錢?都市計畫創造了土地價格的不斷增長,但無形之中,被我們抹去、填平的那些,又該如何去計算?

埤塘後的選擇題|消失或是保留在都市

2021-08-23

桃園有3000口左右的埤塘,但列入桃園埤圳國家濕地的僅有340口。究竟哪些埤塘該列為是濕地?保護的標準又在哪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