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

海岸遺毒|隱藏戴奧辛劇毒的新豐海岸

2019-05-13

烈日下,位在新竹縣新豐鄉和竹北市交界處這段海岸線,怪手緩緩開挖,正在進行中的護岸工程,泥沙中混雜著五顏六色的廢棄物,這片土地,不僅早已失去自然樣貌,還隱藏劇毒…

驚爆六輕:石化安全誰來把關

2019-04-15

家門前的紅磚牆垮了,屋子震出一道道裂痕,2019年4月7日下午兩點零四分,雲林縣麥寮鄉六輕石化專區內的台化芳香烴三廠,液化石油氣管線洩漏,引發火災。劇烈聲響,嚇得距離六輕僅有數百公尺的海豐村民,手足無措。 伴隨著大火和黑煙而來的,還有包覆在管線外圍的隔熱棉。漁民擔心,棉絮飄進魚塭,加上魚群和文蛤受到巨響驚嚇,可能會造成嚴重損失。更讓居民們不滿的是,爆炸過後兩小時,才接到疏散通知,...

尋味台灣黑豬 | 漫漫保種路

2019-04-08

身披黑毛,大而下垂的耳朵,充滿皺褶的皮膚,台灣黑豬,有著特殊的外觀,也有獨特風味。牠是人們心中美味的代名詞,也是具有台灣特色的在地畜產。蘊藏在台灣黑豬身上的基因寶庫,要怎麼傳承?

尋味台灣黑豬 | 禁用廚餘之後?

2019-04-08

人類馴養家豬,已經超過一萬年的歷史,牠們把殘羹剩菜,田間的農業副產品,轉換成農民的財富。隨著養豬產業走向現代化,廚餘養豬,被認為可能成為防疫缺口。台灣每年回收的廚餘,高達55萬公噸,其中有62%,都成為豬的大餐。廚餘不養豬之後,該送往哪裡?台灣的黑豬產業,會不會隨著禁令,漸漸消失?

高屏溪口的雁鴨輓歌|候鳥中毒危機

2019-03-18

春天的腳步來臨,正是遠從北方來到台灣度冬的候鳥,換上新羽,準備北返的時刻,有些雁鴨,卻再也回不了家。高屏溪口為何成了候鳥斷魂處?

珍納‧詹姆貝克:每年有高達800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

2019-03-14

你知道每年有多少塑膠垃圾進到海洋嗎?2015年美國喬治亞大學工程學院副教授珍納‧詹姆貝克(Jenna Jambeck)帶領的研究團隊,所發表的研究,估算出每年有高達80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這項驚人的研究成果,喚起了世界各地對於海洋廢棄物問題的關注。詹姆貝克博士從2001年就投入海洋廢棄物的研究,她經常走訪世界各地,了解不同國家的廢棄物處理政策與設施,希望世界各地的人們能夠攜手合作,...

望遠鏡裡的公民科學|累積度冬水鳥大數據

2019-03-04

聚精會神,透過望遠鏡仔細搜尋,期待和美麗飛羽不期而遇,鳥兒的一舉一動,都吸引賞鳥人的目光。每次在望遠鏡中的驚喜發現,只要積少成多,喜愛自然的鳥友,也可以成為科學研究的好幫手…

綠能的結與解-漁電如何共生?

2019-02-11

天色未亮,台南七股的魚塭旁,採收文蛤的工班,已經開始工作。西南沿海廣大的水產養殖區,豐富了消費者的餐桌,養育著海口地區的居民。近年來,也成為政府發展光電的重點區域。當綠能遇上傳統養殖漁業,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綠能的結與解 | 當光電遇上候鳥

2019-02-11

冬日的嘉義布袋鹽田,一方候鳥棲息的水域旁,大卡車進進出出,工人們打下一根又一根基樁,不久的將來,這片已不再曬鹽的土地,將會布滿太陽能面板。看似衝突的景象,成為台灣能源轉型過程中的一段變奏曲。布袋鹽田的現況如何?這裡的綠能經驗,又為台灣再生能源發展,帶來什麼樣的啟示?  

【穿梭島嶼20年 污染開發篇】六輕 海上石化王國

2019-01-14

1998年,一座石化王國誕生在雲林麥寮外海。六輕,是台灣第六座輕油裂解廠,也是台灣第一名的碳排放大戶。它的填海造陸規模,創下世界紀錄,也從此改變海岸的面貌。它每年創造上兆產值,也帶來未知的健康風險。煙囪下的居民,要怎麼繼續走向,與六輕為鄰的下一個二十年? 眼看家鄉變貌 養殖業者與漁民投身環境運動 冬日清晨,林進郎和一批採收蚵苗的工人,頂著寒風,乘著膠筏出海,前往雲林台西離島工業區旁的蚵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