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許中熹
短耳鴞的來台旅程|八千公里的遷徙之路
2023-03-25
台灣冬季有許多度冬鳥類,其中短耳鴞是數量不少的族群。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長期救傷短耳鴞,建立大量的遷徙資料,觀察出牠們的生態行為,以及遇上的真實困境。
種子的過去 我們的未來|保種行動全面展開中
2023-02-04
2022年底,台北的一個週末市集,這不是普通的假日市集,是從2018年以來,一年一次的種子交換會。這裡的種子,只交換,不賣。為什麼要種子交換呢?
【循環經濟】循環杯美夢 路迢迢?|無包裝商店的減廢實踐
2023-01-29
台灣一年用掉多少個飲料杯呢?答案是40億個。一次性容器的氾濫問題逐漸受到重視,為了減量,循環杯和無包裝商店的興起,可以做到那些事呢?
保護區上的幼兒園 行不行?|北投薇閣私幼三度送審
2022-12-17
「保護區就是保護區 ! 反對薇閣開發保護區 !」2022年10月,下雨的北投,沒有溫泉鄉的浪漫,擁擠悶濕的帳棚下,北投泉源保護區自救會會員,更顯無奈。這裡很多成員,已經抗爭了十幾年。
竹構建築的台灣願景|從傳統到現代的竹材運用
2022-12-04
竹篙厝是台灣傳統房舍,利用竹管、竹片,興建安居的家園。不過現在竹篙厝已經成為歷史風景,竹子的應用也成往日風華。如何復興台灣竹產業,開創新的竹構建築,政府與民間合作推動一項願景計畫。
我家門前有小河 Action !|城市溪溝變身術
2022-10-16
每年的9月第4個星期日,是聯合國制定的世界河川日,這是為了提醒大家,保護河川生態的重要性。怎麼做呢?要做的事情很多,家門前的小河,就需要關心與行動。
台江護蟹行動|助盔甲武士度難關
2022-10-10
黃昏的天空,染上絢麗色彩,曾文溪出海口的青草崙堤防,是欣賞夕陽的熱門地點,不過夜幕降臨後,另一種生態奇觀,才正要登場。許多體型碩大的螃蟹從海岸林中現身,緩緩爬上高聳堤岸,牠們是台南台江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陸蟹-凶狠圓軸蟹。
過熱症候群《三》作物篇:在乾渴中求活的農作物們
2022-09-19
花蓮瑞穗鄉是東部文旦的重要產區,可是今年文旦農實在開心不起來,因為採收前一個月,文旦被太陽曬傷,影響收成。無獨有偶,以生產蜜香紅茶聞名的花蓮舞鶴台地,也因為乾旱和高溫,導致茶樹嚴重受損。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熱傷害威脅,農民該如何備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