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金源

【島在現場】追蹤塑膠原粒

2021-04-20

今年二月底我們陸續在新北萬里、屏東小琉球肚仔坪發現沙灘上散布塑膠原粒,四月份,在台塑六輕麥寮廠北岸出水口,現場也發現許多塑膠原粒(粒徑小於5毫米),散落在岸邊垃圾堆中,利用網子在水中隨機打撈,也可發現塑膠原粒;同時在工業區南岸隔著新虎尾溪的台西沙灘,沿著潮線也能發現塑膠原粒, 顯示塑膠原粒已逸散至海洋中,並擴散至附近沙灘。 塑膠原粒是初步成型的輕質量塑膠材料,可以作為容器瓶罐、醫療器材、運動用品...

海角垃園|崩落的濱海垃圾場

2021-03-22

1990年代以前,台灣的垃圾都是送到郊區掩埋場,直到現在,全國營運中的掩埋場有106座,已經封閉停用的掩埋場達281座,其中有94座是位在河岸或海濱。這些掩埋場過去常在海岸侵蝕、海水掏刷下,垃圾裸露崩塌,污染海洋,如今,這些海角垃園的狀況如何呢?  

白色珊瑚海(下):海底世界重整

2020-12-07

這座美麗的小島,是澎湖的東吉嶼,漁業繁盛時期島上人口曾經有兩三千人,隨著魚捉不完,船裝不下的年代過去,靠海維生的小漁村走向沒落,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空蕩蕩的漁港,留下過往繁華的記憶。 澎湖南海花園  一片白色珊瑚海 2003年開始,我們陸續前往東吉附近海域進行紀錄,這裡珊瑚覆蓋率極高,種類超過兩百種,綿延幾十公尺長的桌形軸孔珊瑚鋪滿海底,還有各形各樣的造礁珊瑚,群聚成一大片的珊瑚花園,相當令人驚艷...

白色珊瑚海(上):高溫來襲怎麼辦?

2020-12-07

2020年台灣的海洋,異常的美麗,許多珊瑚散發出螢光的色彩,以及刺眼的白。美麗,其實是珊瑚死亡的前兆,從東部的蘭嶼、綠島到南部的小琉球、墾丁 ,還有澎湖以及東沙環礁,甚至東北角海域無一倖免。 台灣的海洋,面臨最嚴峻的一次珊瑚白化事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珊瑚有機會復原嗎?

管不住的漁網│海中漂流成生態殺手

2020-10-12

海洋保育署統計,2019年清理海底垃圾,有六成是廢棄漁網、漁具,可能導致魚群、鯨豚、海龜纏繞死亡。漁業署已經在8月31日預告「刺網漁業漁具標示措施」草案,有半年宣導期,2021年7月將強制執行。  

巨木森林的攝影進擊

2020-05-04

尋找「撞到月亮的樹」,絕對是個很硬斗的行程,光是攝影器材就多的嚇人,這還不包括,所有人員在山上的食物,為了減輕背負重量,十六天我們都得跟臘肉及乾燥蔬菜相依為命。 每天走的是沒有路的路,睡覺更是走到哪睡到哪,除了把「熱血」交給螞蝗來折抵住宿費,最慘痛的代價,莫過於交給黃喉貂的伙食費。 即使三餐吃不飽也睡不暖,我們還是帶回各種角度的拍攝畫面,尤其此行執行空拍任務的遙控直升機「小白」,讓我們繃緊神經。...

寶山 徵收之前|聽聽居民捍衛家園的心聲

2020-03-30

科技產業突飛猛進,但是當廠商建廠、擴廠之際,卻也是許多居民失去土地、搬離家園的開始…  

變遷:改變台灣的100秒|921地震20年系列報導

2019-09-16

九二一大地震,台灣近百年災情最慘重的天然災害,100秒的震盪,對台灣有什麼影響,20年後,台灣人懂得如何面對地震了嗎?這場地震改變了人們的命運、也改變了地方的發展,二十年後,我們的島團隊重回南投九份二山、九九峰、集集與台中霧峰,還有雲林草嶺潭,這些當年的重災區,時空變遷,理解這場大震帶來的震憾…  

人之島的芋世界|蘭嶼達悟族的芋頭文化

2019-09-09

如果說大海是蘭嶼人的冰箱,那麼芋頭田就像是蘭嶼人的穀倉。對達悟人來說,海是男人的獵場,芋頭田則是屬於女人的領域,一汪汪芋頭田映照著島嶼的天空,也映照著婦女們忙碌的身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