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柯金源
【島在現場】追蹤塑膠原粒
今年二月底我們陸續在新北萬里、屏東小琉球肚仔坪發現沙灘上散布塑膠原粒,四月份,在台塑六輕麥寮廠北岸出水口,現場也發現許多塑膠原粒(粒徑小於5毫米),散落在岸邊垃圾堆中,利用網子在水中隨機打撈,也可發現塑膠原粒;同時在工業區南岸隔著新虎尾溪的台西沙灘,沿著潮線也能發現塑膠原粒, 顯示塑膠原粒已逸散至海洋中,並擴散至附近沙灘。 塑膠原粒是初步成型的輕質量塑膠材料,可以作為容器瓶罐、醫療器材、運動用品...
海角垃園|崩落的濱海垃圾場
1990年代以前,台灣的垃圾都是送到郊區掩埋場,直到現在,全國營運中的掩埋場有106座,已經封閉停用的掩埋場達281座,其中有94座是位在河岸或海濱。這些掩埋場過去常在海岸侵蝕、海水掏刷下,垃圾裸露崩塌,污染海洋,如今,這些海角垃園的狀況如何呢?
白色珊瑚海(上):高溫來襲怎麼辦?
2020年台灣的海洋,異常的美麗,許多珊瑚散發出螢光的色彩,以及刺眼的白。美麗,其實是珊瑚死亡的前兆,從東部的蘭嶼、綠島到南部的小琉球、墾丁 ,還有澎湖以及東沙環礁,甚至東北角海域無一倖免。 台灣的海洋,面臨最嚴峻的一次珊瑚白化事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珊瑚有機會復原嗎?
白色珊瑚海(下):海底世界重整
這座美麗的小島,是澎湖的東吉嶼,漁業繁盛時期島上人口曾經有兩三千人,隨著魚捉不完,船裝不下的年代過去,靠海維生的小漁村走向沒落,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空蕩蕩的漁港,留下過往繁華的記憶。 澎湖南海花園 一片白色珊瑚海 2003年開始,我們陸續前往東吉附近海域進行紀錄,這裡珊瑚覆蓋率極高,種類超過兩百種,綿延幾十公尺長的桌形軸孔珊瑚鋪滿海底,還有各形各樣的造礁珊瑚,群聚成一大片的珊瑚花園,相當令人驚艷...
管不住的漁網│海中漂流成生態殺手
海洋保育署統計,2019年清理海底垃圾,有六成是廢棄漁網、漁具,可能導致魚群、鯨豚、海龜纏繞死亡。漁業署已經在8月31日預告「刺網漁業漁具標示措施」草案,有半年宣導期,2021年7月將強制執行。
變遷:改變台灣的100秒|921地震20年系列報導
九二一大地震,台灣近百年災情最慘重的天然災害,100秒的震盪,對台灣有什麼影響,20年後,台灣人懂得如何面對地震了嗎?這場地震改變了人們的命運、也改變了地方的發展,二十年後,我們的島團隊重回南投九份二山、九九峰、集集與台中霧峰,還有雲林草嶺潭,這些當年的重災區,時空變遷,理解這場大震帶來的震憾…
我們的猴厝邊-觀光篇|不餵食野生動物
台中市和平區的武陵農場,遊客除了為盛開的櫻花著迷,獼猴們的一舉一動,更讓大家驚喜。花朵、嫩葉、果實,都是台灣獼猴喜歡的食物,牠們正吃得津津有味,享受著大自然提供的美食。不過聰明的獼猴也已經學習到,一旦人們來了,代表食物也出現了,於是只要有得吃,獼猴就往那裡去。 獼猴搶食 導致人猴衝突事件頻傳 台東縣東河鄉的登仙橋遊憩區,目前成為近距離觀察台灣獼猴的熱門景點,遊客因為好奇,想親近獼猴,...
【穿梭島嶼20年 山林篇】棲蘭跨世紀
二十年,能讓嬰兒長成青年,青年走向中年,也能讓中年人步入老年。二十年,對大樹來說很短暫,對台灣的山林來說,卻經歷了許多變化。 二十年來,我們的島持續紀錄山林的重大變遷,有些地方,森林得到保護,有些地方,森林變成菜地,遭受嚴重污染,一直無法恢復。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二十年來,發生在山林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