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金源
【納莉颱風】水的驚嘆號|台北變成湖
納莉颱風在一夕之間,讓台北市成了台北湖,也使得台北人重新去思考我們與河流、與水的關係。事實上,自從台北盆地在地球上誕生到現在,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是湖泊就是沼澤。水是台北盆地性格的一部份,但是,當台北發展成為高密度的都市,整個治水政策與思維卻是以一種嫌棄的態度面對水,這種嫌棄的態度表現在堤防與大型抽水站的設置上。納莉之後,我們該用一種什麼樣的態度,與都市裡的水建立起新夥伴關係呢?這是本集所欲探討的方向。
【納莉颱風】被遺忘的村落|西部沿海地勢低窪的聚落,為何無法擺脫淹水的糾纏
台北大淹水是媒體報導的焦點,但是許多貧瘠的沿海漁村聚落,因為地層下陷,導致常常淹水,卻鮮為人知,納莉颱風過後,彰化台西鄉、雲林五港村、嘉義圍潭村幾乎整座村莊、人、學校、墳墓都浸泡在水中,它們就像被遺忘的村落一樣。
【桃芝颱風】漂流的訊息|攻佔海岸的漂流木災難
桃芝颱風過後,台灣山林的傷痕還沒有恢復,海洋惡夢又隨潮浪襲捲而來,各地陸續傳出海上垃圾與漂流木攻佔海岸的災情,我們沿著北部海岸,試圖從海上載浮載沈的漂流物身上,找出它們這趟漂流之旅所要傳達的訊息。
【桃芝颱風】來自桃芝的消息|沿著陳有蘭溪踏查災情
為了完整紀錄桃芝颱風的災情,我們特別租用直升機,從台北一路到花蓮,然後翻越中央山脈,順著陳有蘭溪往下走,到東埔、水里,一直到溪頭木屐寮,沿線紀錄和呈現桃芝颱風所造成的破壞和災情狀況。 當我們搭乘直升機進入到新中橫公路的上空,從飛機上往下看,多處村落被土石流沖毀、掩埋,河水漫流,淹沒良田,不僅橋斷,路也毀了,許多人都說,這是他們所知道的大自然,第一次展現如此恐怖的力量。...
來自上游的警訊|錯誤的基隆河整治對生態會有哪些衝擊呢?
平溪是基隆河的源頭,基隆河的水患不斷,政府投入了大量的整治經費仍無法免除水患的憂慮,來到上游我們看到整治工程深入最源頭,甚至連小小的野溪也列入整治名單,到底這樣的整治有功效嗎?還是造成生靈塗炭的幫兇呢?
海底秘密花園|海洋學者的珊瑚保育行動
每個愛好海洋的人,心中都有個藍色水晶般的海底伊甸園,當外在干擾一再地打破這樣的夢想,他們唯一能夠努力的,就是設法為大海保留一處淨地,一處不為人所干擾的秘密花園。核三廠及海生館珊瑚復育,澎湖青彎珊瑚試驗,澎湖捉小章魚及咾咕石,珊瑚產卵研究。
棲蘭森林運動|搶救台灣殘存的天然檜木林
1998年保育人士舉發退輔會森林保育處,於棲蘭山以枯立倒木整理之名行砍伐之實,於是一場"搶救棲蘭檜木"的森林運動在全國燃起。 同年環保團體發起"棲蘭檜木國家公園"催生連署,為森林而走千人遊行、為森林祈福守夜等活動,透過民間的力量全力搶救台灣殘存的天然檜木林,而經過三年的努力,棲蘭檜木的前景為何?
【災變系列】-不安的大地(上)|台灣歷史地震災害
早在1644年,台灣就有地震發生的記載,在各種天災中,地震為台灣民眾帶來的傷害,遠比其他的天然災害還要嚴重。自1897年有了地震儀觀測地震以來,台灣總共發生22次的重大地震災害。 嘉義在過去歷史三四百年 發生過七次大地震 台灣在地震危害度分布上共分為四個區域,最嚴重的是第四區,範圍含蓋了嘉義市、嘉義縣與花蓮縣,其中,不管是從地震危害分布圖來看,或過去的地震記錄看,嘉義在過去三、四百年來,...
變形的海岸|河川輸砂量下降帶來的海岸侵蝕問題
今年幾場颱風,台灣島民因土石流送掉好幾條性命,人人聞之而色變。土石流就這樣背負著人類的指控,流竄到溪河,向大海奔去。按照過去的法則,它們多半被河水輸送到寬廣的河口地帶,有的堆積成砂丘,有的繼續被海水帶到其他的地區,形成海埔地,扮演另一個生態體系的成員。台灣西部平原就是這樣被沖積出來的,很多人也不知道,哺育大多數島民的這片精華地帶,也是來自中央山脈那些令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