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屏

【穿梭島嶼二十年 河流篇】危機 大甲溪 | 建設水壩後的代價

2018-12-03

大甲溪是中台灣的母親之河,她提供水源也提供電力,現在卻面臨棘手且急迫的問題。

抵抗高電價 伊達邵的起步|部落能源轉型

2018-11-19

台灣有個地方,居民收入很少,但每度電的電費,卻是一般住家的兩倍以上,可以說是全台最貴。今年九月底,他們決定自費裝設太陽能板,期望藉由綠能,讓被電費壓得喘不過氣的居民,鬆一口氣。

空污偵探隊|新北居民自主抓臭

2018-11-19

新北市鶯歌區,是聯合國認證的宜居城市,親山面水的環境,吸引許多人來居住。謝小姐四年前來這裡定居,搬來以後卻發現,宜居城市潛藏著她沒有料想到的問題,總是在熟睡當中,被嗆鼻的氣味臭醒,只能緊閉門窗。居民們追查臭氣來源,推測污染源應該是隱藏在山丘另一面的幾家瀝青工廠。 鶯歌早期就是磚窯廠聚集的區域,近十幾年來磚窯廠沒落,取而代之的是塑膠工廠、電鍍廠、瀝青廠、廢棄物處理廠,走在街上,空氣中常常是五味雜陳...

【從節能到產能】自主發電在我家

2018-10-20

彰化二林的農田裡,有座不起眼的麵包工廠,這裡出爐的各種麵包,原料都來自台灣自產的小麥。做為本土小麥食品的生產基地,隨著產量增加,用電量也持續上升。烘焙麵包很耗電,烘焙業者施明煌心想,既然原料都來自本土,那麼能源能不能也自己生產? 2014年,施明煌決定在工廠屋頂架設32kW的太陽能板,生產的電力,全部供應麵包廠使用。規劃時施明煌就決定,太陽能生產的電力不賣給台電,全部採即發即用,...

【從節能到產能】節能是門好生意 | 省電來賺錢

2018-10-20

台灣欠缺自產能源,卻是用電大國。為了成長的用電需求,政府不斷開發新的電力來源,也引發一次又一次的社會爭議,其實解決用電瓶頸最根本、最有效的策略是節電... 節電不只是隨手關燈,更換LED燈泡而已,如何聰明有效率的節能,已經是一股趨勢。幫人節電也能是一種專業嗎?這個新興產業又可以帶動多少錢景?

【從節能到產能】翻轉耗能建築 | 幫房子降溫的好方法

2018-10-20

選購保溫杯或買冰箱,你一定會注意它保溫保冷的效果,但是買房子的時候呢?一棟棟耗能建築,到了夏天就成了吃電怪獸。其實改造耗能建築並不困難。究竟有哪些妙招,可以讓房子退燒,健康又省荷包呢?

吃魚這門課|學習吃有刺的魚

2018-09-24

台灣四面環海、魚種豐富,但是我們對周遭的魚其實很陌生。因為不認識、不了解,許多魚並沒有被珍惜對待。而漁民是造成海洋資源枯竭的元凶嗎?其實,改變的開端,也在我們的餐桌上。

不只是天災|熱帶性低氣壓帶來豪大雨

2018-08-27

8月23日開始,受到熱帶性低氣壓的影響,中南部地區陸續降下豪大雨,甚至部分測站在短短24小時內,測到超過六百毫米的累積雨量,雨水如砲彈般,轟炸著城市與村莊。很多居民感覺這次淹水災情跟八八風災一樣嚴重,但氣象專家賈新興分析,此次累積降雨強度,並沒有超越八八風災,跟過去相比,時雨量也沒有達到前三十名,之所以會造成這麼大範圍的水患,還有著排水不良、地層下陷及適逢大潮等因素。 畫面取自:氣象局...

新加坡如何透過ABC計畫|擺脫水資源匱乏

2018-08-13

文明與野性,人工與自然,哪一面才是新加坡?做為一個水資源匱乏的國家,新加坡如何改造水環境,讓人們親水愛水,在城市裡創造水的驚嘆號? 周末下午,新加坡河畔到處是跑步騎單車的民眾,突然間,大人小孩都停下腳步,原來河邊出現一大家子水獺家族,大水獺帶著小水獺,正愜意享用大餐。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金融中心,競爭激烈、生活匆忙,在這樣的環境中,卻還是能聽得到野性,看得見自然。這裡目前有好幾個水獺家族,...

給我一杯乾淨水|北台灣飲用水源的隱憂

2018-07-23

2017年12月,中庄調整池完工啟用,擔負起北台灣備用水源的重責大任,但這個救命的設計,卻也埋伏著隱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