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鍾

東沙二十《上篇》:擁有世界級珊瑚生態的神秘東沙島在哪裡?

2017-12-11

2000年,公視記者第一次搭乘海洋研究船,登上東沙島,之後每隔幾年就會造訪。17年來,從漁船、研究船、海巡署艦艇、軍機到民航機,幾乎每種交通工具都坐過,只為了替這個獨特的地方,留下見證。

東沙二十《下篇》:曾歷經珊瑚白化的東沙環礁如何起死回生?

2017-12-11

冬日的清晨,東沙島還籠罩著黑幕,陽光捨不得從厚厚的雲層中露臉,只微微地放出一點點光芒,天空漸漸被染成淡紅色,美麗的雲彩是甦醒的前菜,然而這座島嶼一天真正的開始,是從大王廟。

跟著溫度搬家 | 山椒魚記事(2017新版)

2017-07-03

阿椒:「我來自北方,遠從冰河期走來,你們叫我山椒魚,不過,我不是魚 ,是有尾巴的兩棲類,蛙類才是我的近親。」「經過多年的隔離演化,才成為台灣的特有種,但是數量稀少,名列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動物,如果全球持續暖化,我們會越來越歹命。」

燒不掉的垃圾危機|台東焚化爐啟用爭議

2017-02-27

建農垃圾掩埋場收納全台東市的廢棄物,容量有33萬5000立方公尺,目前只剩下7.5%的掩埋量,已經接近飽和。台東縣有十三座垃圾掩埋場,幾乎都和建農垃圾掩埋場一樣有爆滿危機,尤其是人口較多的鄉鎮,剩餘掩埋量都低於一成。所以過去幾年台東的垃圾都是委託外縣市代為焚化,最早是屏東縣,後來是高雄市。

人人都是發電廠|實踐能源自主

2017-01-16

塵霾、溫室效應、輻射污染…我們享受便利用電,卻也承受能源苦果。公民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扭轉能源困局?從北到南,公民電廠運動正蓄勢待發…

礦下家園|全台最多礦場的縣市

2016-12-28

今年10月,台灣各地與礦區為鄰的居民,來到行政院前,他們有許多來自好山好水的花蓮,那裡是全國礦場最多的地方,台灣246個礦區中,花蓮就占了82個。從和平溪、立霧溪、三棧溪、支亞干溪,每條溪上游,雲霧繚繞之處,都是一座又一座礦場。面對新礦進駐、舊礦展延,礦下居民的心聲,能否被聽見?

御風行|漁業、生態和離岸風電發展衝突如何解?

2016-12-05

風是有力量的,這份力量,可以轉變成電,可以改變台灣。想從海上迎風產電,怎麼走,能更順利?

宜蘭人,爭青天

2016-11-28

現在只要一到壞天氣,黑煙都很多,朝天上去。整片都是黑煙,會煩惱身體不健康,但是他們說這不要緊,沒有毒…

【莫蘭蒂颱風】何以安居|面對大規模崩塌的風險

2016-09-26

強烈颱風莫蘭蒂結構紮實,中心平均風速每秒60公尺,最大陣風達到最強的17級,暴風圈在13日晚間十點多碰觸到台灣陸地,台東縣首當其衝。

尖峰上的選擇|如何削減用電高峰?

2016-08-08

2016年夏季,氣溫連續突破38度,尖峰用電量也超過3600萬仟瓦,刷新歷史紀錄。根據台電的資料,台灣用電量最高的前十天,今年就包辦了九天。為解決尖峰用電吃緊情況,六月初,政府一度計畫重啟核一廠一號機,引起廣泛討論。為滿足尖峰用電的那一瞬間,不至於發生跳電、限電,我們的選擇,除了啟動舊機組、不斷興建電廠,政府與民間有沒有其他選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