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鍾

共享未來|環保餐具租用服務

2019-04-22

餐飲業者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往往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盛裝食物,許多大型戶外活動,也因此到處可見免洗餐具的蹤跡。高雄大港開唱音樂祭舉辦至今,已經邁入第十一個年頭,垃圾量也隨大批觀眾逐年增加… 攜帶小巧的環保筷外出並不難,但若要隨身攜帶餐盒,就沒那麼普及;參與民眾想做環保,其實還有更方便的選擇。音樂祭主辦單位近年來主動和環保餐具租賃業者聯絡,並全額支付租金,希望透過免費服務,提升樂迷朋友的環保意識...

奔騰 小水力|微水力發電的可行性

2019-03-18

台灣山高水急、雨量豐沛,蘊藏豐富的水力資源。近年來,部分社區、台電、農田水利會,展開各種小水力的開發,讓這最古老的發電方式,再度受到重視…

鐵砧山礦場漏油事件|油汙外洩汙染地下水

2019-03-18

「有油污流進灌溉池裡,水井也都有油」,苗栗縣通霄鎮坪頂里長邱天送開車沿中油鐵砧山礦場的油庫牆邊走,他接到里民通報,油污順著溪溝又往更外圍擴散,邱里長忿忿不平的說:「我們里民沒有得到什麼,得到危險啦!」

高屏溪口的雁鴨輓歌|候鳥中毒危機

2019-03-18

春天的腳步來臨,正是遠從北方來到台灣度冬的候鳥,換上新羽,準備北返的時刻,有些雁鴨,卻再也回不了家。高屏溪口為何成了候鳥斷魂處?

航向藍色國土的槳(下):海漂垃圾無所不在

2019-02-25

經過十七天,五十六人接力航行1031公里的遶島海上調查,黑潮基金會與海洋大學提出警訊,海漂垃圾幾乎無所不在。「海上航程八成以上都有發現垃圾」,黑潮基金會張卉君歸納初步成果,其中包括新北市和基隆市近海、嘉義八掌溪與高雄後勁溪出海口、屏東小琉球、蘭嶼,都是非常明顯的海漂垃圾熱點。 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所研究生邱靖淳說明,離開港口後,在十五到三十分鐘期間,隨機挑選一段海面,...

豐收社區保樹記|爭取交通安全與保護老樹的雙贏規劃

2019-02-18

開車進入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兩旁是高大茂盛的芒果樹。這些樹,早期從中正大學所在的三興村,一路延伸四公里到豐收社區,是當地村民在日治時期被強制勞動種植的,如果沒顧好,還會受罰。儘管不是愉快的開始,隨著樹木茁壯、成長,夏日的芒果果實,成為居民貧困生活裡,意外的驚喜,也讓芒果樹與居民的生活,有了越來越緊密的連結。 1989年,中正大學預計在民雄興建,豐收社區的五穀王廟捐地興校,...

航向藍色國土的槳(上):船上航行看到的海洋危機

2019-02-18

海洋廢棄物造成許多海洋生物的死亡,進而反噬人類生活環境的安全與健康,是全世界都關注的環保議題。2018年,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成立二十週年,策畫「黑潮島航計畫」遶島行動,號召海島子民重視海洋環境惡化的議題。 「第一次遶島是在2003年3月」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廖鴻基說,當時黑潮基金會五歲,一群人一艘船,用一個月把台灣繞一圈。他強調,台灣是個島國,海洋是台灣人當然的生活領域,...

【穿梭島嶼20年 污染開發篇】誰?高舉開發大旗的匪|中科四期開發

2019-01-14

「我們從日本時代就來這裡住,之後台糖才把地放領給我們,大家都是在台糖做工生活,生活沒有很好。」陳正宗土生土長在彰化縣二林鎮農場巷,跟他的父親一樣,當了一輩子蔗農。 「一開始只有自己一戶,很不習慣!」,陳正宗來到花生田除草,今年已經87歲,「比較沒人可以聊天,想到在這裡住好好的,為什麼要把我們趕走,很煩惱、很困擾就對了!」 一邊除草,斷斷續續的廣播聲響,從陳正宗身後遠遠傳來,「...

【穿梭島嶼20年 污染篇】無人知曉的未爆彈 | 工業發展下的遺毒

2019-01-07

1960、1970年代,工業發展,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發展期間,卻伴隨諸多代價。填海造陸,煙囪燃燒,漁業資源與空氣品質,節節敗退。毒埋土壤,地下水跟著污染,人的健康也隨之犧牲。與毒共存,如何能解?工業遺毒史,有沒有終結的一天?

【穿梭島嶼20年 山林篇】丹大之傷 | 山林還能復育嗎?

2018-12-17

二十年,能讓嬰兒長成青年,青年走向中年,也能讓中年人步入老年。二十年,對大樹來說很短暫,對台灣的山林來說,卻經歷了許多變化。 二十年來,我們的島持續紀錄山林的重大變遷,有些地方,森林得到保護,有些地方,森林變成菜地,遭受嚴重污染,一直無法恢復。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二十年來,發生在山林中的那些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