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鍾

勵進出任務|到深海尋找地球生命的起源

2019-06-10

對於難以抵達的深海,世界各國的海洋科學家,充滿好奇地想要解密。近年來國內的海洋研究團隊也積極展開研究,不但曾在高雄外海鑽探到可燃冰,也在東北角海域發現多處熱液噴泉,也就是可能跟生命起源有關的「海底黑煙囪」。

【島在現場】南投地利部落反水晶礦開採|2019.5.25

2019-05-25

「今天不抗爭,明天淪為小林村」。南投地利村部落村民今天早上在部落入口高舉白布條,表達反對採礦的心聲。 清聚礦業公司從1994年起在南投地利部落上方的姑姑山開採水晶礦,2018年礦業權到期後礦務局核准申請展延到2025年。然而礦權展延過程並未告知居民,直到今年礦區進行水保工程,居民才知道業者又要擴大採礦面積。由於礦區位於當地布農族傳統領域也是部落的水源地,且下方有住家與農地,對部落的居住安全、...

大社工業區降編記|與石化業為鄰的日子

2019-05-13

2019年3月22日,高雄市都市計畫委員會第73次會議召開,不少高雄大社居民、環團及廠商代表,一起到現場,等待大社工業區降編案的決議。 居民期待從特種工業區降編為乙種工業區 當地居民期待,政府兌現承諾,讓工業區用地從高污染、高公共危險的「特種」,降編為無煙囪、低污染的「乙種」,而廠商希望降為「甲種」即可,否則將造成業者無法擴建廠房,進而影響勞工就業權。 最後高雄市都市發展局表示,...

極東有難|當開發撲向馬崗漁村聚落

2019-05-06

春天,馬崗的海蝕平台上,會布滿青翠的綠藻,宛如地毯。這些綠藻,是海兔的食物來源。十五年前,長期投入環境教育的陳楊文,為了讓孩子了解島嶼生態,開始帶全家環島。一次來到位於東北角的馬崗潮間帶,發現海兔,深深著迷。從此不分四季,每個月都來馬崗觀察。 陳楊文說,馬崗潮間帶可能受黑潮與親潮影響,浪很大,但生物也特別多,一個小小潮池,就有各種海洋生物的卵,等待在初夏時孵育出來、游回大海,「所以整個潮池,...

共享未來|環保餐具租用服務

2019-04-22

餐飲業者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往往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盛裝食物,許多大型戶外活動,也因此到處可見免洗餐具的蹤跡。高雄大港開唱音樂祭舉辦至今,已經邁入第十一個年頭,垃圾量也隨大批觀眾逐年增加… 攜帶小巧的環保筷外出並不難,但若要隨身攜帶餐盒,就沒那麼普及;參與民眾想做環保,其實還有更方便的選擇。音樂祭主辦單位近年來主動和環保餐具租賃業者聯絡,並全額支付租金,希望透過免費服務,提升樂迷朋友的環保意識...

奔騰 小水力|微水力發電的可行性

2019-03-18

台灣山高水急、雨量豐沛,蘊藏豐富的水力資源。近年來,部分社區、台電、農田水利會,展開各種小水力的開發,讓這最古老的發電方式,再度受到重視…

鐵砧山礦場漏油事件|油汙外洩汙染地下水

2019-03-18

「有油污流進灌溉池裡,水井也都有油」,苗栗縣通霄鎮坪頂里長邱天送開車沿中油鐵砧山礦場的油庫牆邊走,他接到里民通報,油污順著溪溝又往更外圍擴散,邱里長忿忿不平的說:「我們里民沒有得到什麼,得到危險啦!」

高屏溪口的雁鴨輓歌|候鳥中毒危機

2019-03-18

春天的腳步來臨,正是遠從北方來到台灣度冬的候鳥,換上新羽,準備北返的時刻,有些雁鴨,卻再也回不了家。高屏溪口為何成了候鳥斷魂處?

航向藍色國土的槳(下):海漂垃圾無所不在

2019-02-25

經過十七天,五十六人接力航行1031公里的遶島海上調查,黑潮基金會與海洋大學提出警訊,海漂垃圾幾乎無所不在。「海上航程八成以上都有發現垃圾」,黑潮基金會張卉君歸納初步成果,其中包括新北市和基隆市近海、嘉義八掌溪與高雄後勁溪出海口、屏東小琉球、蘭嶼,都是非常明顯的海漂垃圾熱點。 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所研究生邱靖淳說明,離開港口後,在十五到三十分鐘期間,隨機挑選一段海面,...

豐收社區保樹記|爭取交通安全與保護老樹的雙贏規劃

2019-02-18

開車進入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兩旁是高大茂盛的芒果樹。這些樹,早期從中正大學所在的三興村,一路延伸四公里到豐收社區,是當地村民在日治時期被強制勞動種植的,如果沒顧好,還會受罰。儘管不是愉快的開始,隨著樹木茁壯、成長,夏日的芒果果實,成為居民貧困生活裡,意外的驚喜,也讓芒果樹與居民的生活,有了越來越緊密的連結。 1989年,中正大學預計在民雄興建,豐收社區的五穀王廟捐地興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