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鍾

【文化燃燒背後的涵義-專訪原住民文化推廣者丹.巴伯】

2020-04-29

前言: 2019年12月,距離雪梨市區北方約兩小時車程的獵人谷,受到嚴重的森林火災襲擊。不過,這裡卻有一片位於山林間的小屋,奇蹟似的毫髮無傷,逃過火劫。這些小屋是人稱「菲爾叔叔」的菲爾.謝伯德(Phil Sheppard)所搭建的,菲爾雖然不具原住民血統,他卻十分愛好原住民文化,因此在獵人谷的山間,成立了一處營地,經常舉辦原住民文化的學習營,吸引海內外的人們來參與。 5年前,菲爾邀請委拉祖利(...

【燃燒的澳洲系列報導】煤礦的代價:澳洲長年出口化石燃料加速暖化

2020-04-20

2019年,澳洲人經過了一個痛苦又漫長的夏天。延燒五個月的森林野火,吞噬了上千萬公頃的森林,還有數千棟房屋。奪去三十多人的寶貴性命,十億隻野生動物也命喪火場。這場史無前例的大火,讓許多民眾意識到,氣候變遷不是預言,而是現在進行式。澳洲長年以來,靠著出口化石燃料賺取外匯的政策,引來質疑聲浪。

【燃燒的澳洲系列報導】-大堡礁珊瑚白化的警訊

2020-04-19

》專訪詹姆斯庫克大學 ARC珊瑚礁卓越研究中心泰瑞.休斯(Terry Hughes)主任

【燃燒的澳洲系列報導】野火中的家園-延燒五個多月的森林大火

2020-04-13

燃燒的大地,濃煙密布的天空,火焰吞噬家園,澳洲居民度過了一個不平靜的夏天。

【燃燒中的澳洲系列報導】專訪雪梨皇家植物園布萊特.桑莫瑞爾博士

2020-04-12

前言: 位在雪梨市區西邊,距離約兩小時車程的藍山地區,是許多觀光客會造訪的人氣景點。然而,在2019年到2020年的野火季中,這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認定的世界遺產,有高達80%的範圍都受到野火的衝擊。為了瞭解野火對森林的衝擊,雪梨皇家植物園的研究主任,也是首席植物學家,布萊特.桑莫瑞爾博士 (Dr. Brett Summerell),帶著我們走訪藍山園區外圍一片遭受野火襲擊的原始林;同時,...

【南山公墓】墓光之城~下篇|都市建設vs.文資保存

2020-04-06

「路邊都在蓋房子,但是你往前面看過去,亂葬崗!」,台南市南區明亮里里長蘇三柱指著南山公墓,眉頭皺在一起。郡南里里長王全益也憂心忡忡,「走過去就看到墳墓,像冬天比較快天黑,下午五點以後大家都趕快回家,墳墓在那裡啊!看到心裡都有疙瘩。」 當房子越蓋越多,蓋到住家和公墓只隔一條道路,大門打開,普遍遭嫌惡的公墓就在眼前,也難怪里長們常常接到投訴。十多年來,南山公墓周邊的里長聯名陳情,...

【南山公墓】墓光之城~上篇|台灣最早的墓葬群

2020-04-06

在草比人高的山坡上,有一群人,往南山公墓的深處挺進,這群人裡,有文史研究人員,有關心台南在地文化的市民,還有從德國來研究移民史的教授,他們籌組公民社團「地上台南」,幾乎每週都來拍照調查。 2018年1月,台南市政府在南山公墓辦理遷葬,要求所有人或家屬,七個月內自主遷葬,之後可以申請補償,如果期限到了沒有遷,市政府會代為處理,依規定不得異議。 一般人走到墓仔埔,難免心裡避諱,...

防蟲急行軍|以赤眼卵蜂克制秋行軍蟲

2020-02-17

嘉義縣義竹鄉的大佃農謝勝麒,種植玉米已將近十年,管理的玉米田至少有八十公頃,卻從2019年開始,遇上前所未有的難題—秋行軍蟲。

一起找溪望|官民合作找回花蓮鱉溪的生命力

2020-01-06

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的村民,在鱉溪溪邊的高灘地上,挖了三個淺淺的水池,他們希望在池子裡復育,小時候很常見到,現在卻快要消失的小魚-菊池氏細鯽,第一步是先把原生水草種起來,營造適合牠們生長的家。

當鯨豚上岸|敲響海洋生態的警鐘

2019-12-09

虛弱的侏儒抹香鯨青少年個體,被濕潤的棉被包裹,等待獸醫下一步的醫療策略。這隻體長170公分的侏儒抹香鯨,在2019年9月30日午後,被海巡單位發現擱淺在台南七股海邊,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人員接獲消息,立刻趕往現場搶救,並將牠運回四草搶救站安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