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縛怎麼解?|那些賣場的一次性塑膠

採訪/撰稿 陳炯翊
攝影/剪輯 陳慶鍾

方便的塑膠,包住了食材的新鮮、衛生,但也把大自然包得喘不過氣來。我們能不能設法解開食物的塑縛,讓我們的環境不要負擔這麼大?

近幾年塑膠垃圾造成的各種問題不斷曝光,越來越多人在購物時,會自備環保袋、環保餐具等物品,希望可以從自身做起,減少塑膠的使用量,現在的各大量販店、超市等連鎖零售通路,生鮮食品的包裝還是使用了數量相當可觀的塑膠。

走一趟賣場帶回什麼呢?

去賣場採買食材回家,會發現裝肉的托盤是保麗龍(聚苯乙烯),包膜是保鮮膜(聚氯乙烯),裝水果的塑膠盒是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青菜的透明塑膠袋是PP(聚丙烯),一趟購物便製造了不少塑膠垃圾。

民間團體盤點政府的減塑作為  

儘管環保署在2007年已經公告限制塑膠類托盤及包裝盒使用,規定量販店與超市的塑膠托盤與包裝盒,需以無包裝、紙、在特殊環境可完全分解的PLA(聚乳酸)等方式,取代掉一定比例的塑膠包裝容器,2018年也減少了2.1億個塑膠量的使用,但各式塑膠包裝還是使用了2.3億個。

2019年10月,環保團體綠色和平基金會,針對台灣九大連鎖零售通路的減塑政策、減量行動、倡議與創新、資訊透明等四大方向,發表了評比分數,然而這九大通路商,沒有一間合格,最高分的也僅有22.7分,離及格還有不小的距離,同時調查也指出,這些零售通路的生鮮產品,有77%有使用塑膠製品。

現在可以做到最終目標完全無塑、裸賣的商品,多以皮較厚或不怕碰撞的特定蔬果類,如柑橘或高麗菜等,其他生鮮食品為了保鮮、食品衛生、管理方便等眾多因素,仍需使用塑膠包裝。

替代材質回收的難題

在還沒找到可以完全不用塑膠的方案前,許多通路都選擇使用政府建議使用的替代材質PLA(聚乳酸),雖然有效降低塑膠用量,但目前回收體系無法因應。回收處理廠在用機器分類時,會把PLA與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VC(聚氯乙烯)搞混,如果一起進入再處理的機器,會使塑膠純度不夠,沒辦法再做利用,也可能會讓機器受損。而且分出來的PLA也因為台灣沒有廠商可以處理,最終導致這三種的回收物回收率低落,甚至全部都進到了焚化爐,突顯政府雖推動替代材質想減少塑膠,卻沒有建構一個完整的回收體系,讓美意打了折扣。

至於國外現在越來越多廠商在嘗試,利用再生塑膠重新製造新的容器,或是原本的容器回收後,做清洗、消毒、再利用等,減少塑膠使用量等方式,都受限於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食品安全衛生規定限制,以及民眾的觀感,暫時沒辦法推行。

儘管減塑的道路上充滿困難,如商品的成本上升、製作流程需重新安排、新包裝導致商品賣相變差等,但仍有通路商從三年多前,就與自家的供應商一同努力,從商品源頭試圖減塑。他們使用特殊可回收分解塑膠袋來裝蔬果,並自行回收袋子做後續處理、外包裝換成紙袋或紙盒、去掉多餘的塑膠製品等方式,一年可以減少八百多萬個塑膠包裝的使用。

也有量販店透過給予折扣優惠,鼓勵民眾自備容器購買熟食,並與環保署及回收業者合作,從改善進貨的物流及賣場作業流程,提高進貨的塑膠包膜回收率,讓塑膠可循環再利用。

政策推動才能加速減塑行動

不過少數業者的努力減塑,始終是杯水車薪,如果政府可以制定出完整政策,讓所有業者一同朝減塑的方向努力,減塑力道與成效,也許會更加立竿見影。例如韓國政府從今年(2019)元旦開始,已要求賣場與超市等通路,除了魚、肉等生鮮,其餘品項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需以其他替代物來包裝商品,否則將面臨罰則,經過將近一年,目前韓國消費者與業者,確實都做出了明顯的改善。

台灣的生鮮包裝減塑路上,還需要政府與業者共同努力。政府應制定出更完整、明確的減塑目標,同時調整法規、建立完整的回收體系,準備好配套措施。民眾則可以透過盡量購買無包裝或環境友善商品,向政府、業者表達「這樣的消費才是我想要的未來」,促使業者與政府做出更多改變。

地點
集數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