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添寶

聆聽北門|台北城門的故事

2017-09-18

有人說,建築是凝固的音符。百年台北城有個音符,保留著當年的原始。一個城門,能說多少故事?它被淹沒在繁雜交通中數十年,今年,北門終於完完整整的被聽見。

小水力 大創意|小小水圳也能發電

2017-09-11

水,灌溉農田、孕育生命、給人清涼,還蘊藏著源源不絕的巨大能量。不用燃料、沒有污染,發揮創意,小小水圳也可以成為電力來源…

重返魚湧之海 鯖魚找生路

2017-09-04

黑潮為台灣東部帶來豐富漁業資源,南方澳獨特的天然地形,讓這裡成為鯖魚的故鄉。發展近百年的鯖魚產業,讓漁民得以溫飽,讓消費者能享用便宜又營養的魚。當鯖魚開始發出生存警訊,該怎麼幫牠們找生路?

翻轉耗能建築|幫房子降溫的好方法

2017-08-28

選購保溫杯或買冰箱,你一定會注意它保溫保冷的效果,但是買房子的時候呢?一棟棟耗能建築,到了夏天就成了吃電怪獸。其實改造耗能建築並不困難。究竟有哪些妙招,可以讓房子退燒,健康又省荷包呢?

屋頂上的綠手指|屋頂農場幫建築降溫

2017-08-28

台灣因為熱島效應影響,都會區溫度上升趨勢,是其他地方的兩倍,該如何解救熱島?改變,就從屋頂開始!

共享單車行不行|共享經濟的挑戰

2017-08-28

拿出手機,對準QR Code掃描,電子支付、隨騎隨停,oBike共享單車來到台灣。這股黃色旋風,吹出了台灣在交通法令上的不足,也宣告共享經濟時代的來臨。

藻礁大未來|當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選址在桃園藻礁

2017-08-14

沒有珊瑚礁的繽紛,乍看之下,不算美麗。走近、蹲下,才能看見傳奇。這是由藻類所建造的生物礁,藻類留下的鈣化石灰質,黏結其他沉積物,慢慢形成礁體,最古老的有7600年。

新加坡的水與綠》花園中的城市:不只是綠化還要打造生物多樣性

2017-08-07

新加坡位處熱帶、終年高溫,但七、八月的氣溫,卻沒有像台北這麼炎熱,很大的原因,要歸功綠化的成功。從「花園城市」到「花園裡的城市」,新加坡如何翻轉水泥叢林,創造人與生態都能呼吸的空間?

新加坡的水與綠》水的驚嘆號:花園城市如何與水共存?

2017-08-07

文明與野性,人工與自然,哪一面才是新加坡?做為一個水資源匱乏的國家,新加坡如何改造水環境,讓人們親水愛水,在城市裡創造水的驚嘆號?

跟著溫度搬家~台灣屋脊上的玉山圓柏 (2017新版)

2017-07-03

我想,再也沒有一種樹,能像它ㄧ樣,踞守台灣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以各種姿態,展現它的獨特,在百萬年前的冰河時期,從東喜馬拉雅山系一路拓展領域,落腳到台灣,成為分佈海拔最高的樹種。在玉山山塊它的命名地,我們見證了它們不畏霜雪的堅毅,在中央山脈的秀姑坪,目睹了大火肆虐過的枯木殘寂,在雪山山脈的翠池,遇見它們最大最古老的族群。近二十年來,我們的島節目持續多次探訪,每一次都想問候,這些挺立千年的玉山圓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