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冠丞
牧場防疫大作戰|全員戒備中
2021年4月16日一大早,大批防疫人員在新北林口養牛場集結,進行周邊環境消毒,準備為牛隻施打疫苗,如臨大敵的氛圍,全是因為前一天,本島首次出現牛結節疹確診案例。
【缺水乾旱】科技造水,解企業渴|乾旱時的救命水 發展再生水
「台灣不缺水,但是易缺水。一年900億噸的雨量,有80%下在五到十月之間。」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當工業用再生水技術越來越成熟,這項新興水資源,如何化身城市小水庫,在乾旱時,成為產業救命水?
缺水下的緊急應變|尋求多元水源
三月的雨水沒有帶來足夠的雨水,讓這場從2020年春季開始的這場乾旱,水情持續嚴峻,今年4月6日起,台中、苗栗、北彰化等部分地區啟動供5停2的供水措施,氣象局預估三四月的春雨在正常跟偏少之間,面對越來越渴的台灣,我們該怎麼辦呢?
打造生態公園|留給樹、鳥 安居之地
在人口密集、生活步調快速的都市裡,公園綠地提供了人們放慢腳步、親近自然的好去處,除了人類以外,公園也讓許多生物在水泥叢林中,有一個能棲身的家園,你是否曾經想過,人類眼中的好公園,與生物的需求是否一致?
兒童健康有「鉛」掛|遊戲場中的重金屬暴露風險
公園裡少不了各種遊具,讓小朋友放電,但充滿歡笑的遊戲場裡,竟然暗藏危機。今年一月,台灣零廢棄協會與台南社大公布台北市、新北市與台南市的公園遊具,表面重金屬含量抽查結果,發現好幾個樣本的鉻、砷與鉛,都有超標情形。
再見!罐頭遊具|兒童遊戲場的多元可能性
新北市三峽區的中山公園,有座長達三十公尺的溜滑梯,讓小朋友尖叫連連,卻忍不住一玩再玩。中山公園的超長溜滑梯、跑酷棧道及旋轉盤,都是少見的遊樂設施,較常見的是一組塑膠材質的低矮溜滑梯,搭配搖搖馬,由於模組化設計容易達到一致的安全標準、設置費用相對較低,使這些俗稱的罐頭遊具,在公園遊戲場中十分常見。
掩埋場來了|龍昇村民反坤輿掩埋場進駐
苗栗縣造橋鄉龍昇村,平時是個安靜的小村落,農民們各自埋首田園裡,蘿蔔、地瓜、南瓜、白菜、茼蒿…隨著季節輪替,農民種植多樣的蔬菜瓜果。農田散布在丘陵間,附近的森林,是石虎、穿山甲、野兔的棲息地,保留著原始豐富的淺山生態。
向海要地 改建協和電廠|填海造陸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
三根大煙囪,五座儲油槽,全台唯一燃燒重油的協和發電廠,與外木山的漁民,相鄰四十多年。因應能源政策,協和電廠將轉型為天然氣發電廠,這項轉變備受期待,但是必須搭配18.6公頃的填海造陸,興建兩座液化天然氣LNG的儲氣槽,做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讓漁民與關心海洋的人,心理壓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