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冠丞

牠好,你也好?|認識動物福利標章

2021-09-20

喝一口牛奶、吃一顆雞蛋、吞一顆藥丸,食物與藥品的生產過程中,有許多動物的忍耐與痛苦。為了減少對動物的傷害,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推出動物福利標章,鼓勵消費者以購買的行為,參與友善動物的行動。牠好,你也好,而且你才會好。

與子偕行|徐如林與布農的八通關之路 

2021-07-26

布農族是台灣登山界公認的登山好手,而花蓮縣卓溪鄉的布農族人,更曾是活躍在中央山脈以東,拉庫拉庫溪流域的主人。1930年代,日本政府有計畫的將他們集團移住平地,至今將近百年、耆老逐漸凋零,他們該如何找回在山上的文化?

蚵難怎麼解?|保麗龍浮具替代的可能性

2021-07-12

從空中俯瞰台南外海,密密麻麻的竹製蚵棚漂浮在海上,一年可替台南創造六億元產值。但每年當養殖季結束,九千多個蚵棚、十幾萬個以保麗龍為主的浮具,衍生出難解的廢棄物難題......

何處是魚家|如何杜絕商業採捕壓力?

2021-06-21

台灣大大小小的溪流,孕育了豐富的淡水魚生態,在原生魚類中,有將近五分之一是特有種,但部分色彩鮮豔或稀有的種類,卻因為觀賞價值而遭受商業採集壓力,有哪些方法可以保護牠們呢?

迎戰變疫|疫苗與變種病毒的賽跑

2021-05-23

從2021年5月15日開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在短短七天內,增加了一千八百多例,超越過去一年的總和,疫情突如其來的劇烈波動,不僅發生在台灣,也發生在其他國家。  外電畫面 原本是眾人期待的東京奧運,已經有超過三十五萬人連署,要求停辦,主要原因就是疫情毫無緩和跡象。印度的疫情也非常嚴峻,確診病例從四月中以來暴增二十幾倍,平均每天都有兩到三千人死亡,火葬場不堪負荷,甚至出現遺體在恆河上漂流的情況...

水力發電的明天|繼續走向建壩攔水嗎?

2021-05-10

水力發電,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自產能源,近年在能源轉型的呼聲中,更是受到重視。在花蓮,有兩個歷時十多年的水力開發案,正準備要重新啟動。

牧場防疫大作戰|全員戒備中

2021-05-03

2021年4月16日一大早,大批防疫人員在新北林口養牛場集結,進行周邊環境消毒,準備為牛隻施打疫苗,如臨大敵的氛圍,全是因為前一天,本島首次出現牛結節疹確診案例。

【缺水乾旱】科技造水,解企業渴|乾旱時的救命水 發展再生水

2021-04-26

「台灣不缺水,但是易缺水。一年900億噸的雨量,有80%下在五到十月之間。」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當工業用再生水技術越來越成熟,這項新興水資源,如何化身城市小水庫,在乾旱時,成為產業救命水?

缺水下的緊急應變|尋求多元水源

2021-04-07

三月的雨水沒有帶來足夠的雨水,讓這場從2020年春季開始的這場乾旱,水情持續嚴峻,今年4月6日起,台中、苗栗、北彰化等部分地區啟動供5停2的供水措施,氣象局預估三四月的春雨在正常跟偏少之間,面對越來越渴的台灣,我們該怎麼辦呢?

百年大計 | 國產材進行式

2021-04-05

很多事情都是從森林開始的。人類漫長的演化過程,採集、蓋房子、做工具,需要森林,也需要木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