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稜

重生|藝術家拉黑子利用海漂垃圾創作

2018-07-02

「阿美族沒有垃圾這個字,我想說如果世界沒有垃圾這個字,那我們是不是沒有垃圾?」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這段話,是對自己,也是對世界的叩問。

生活的另一種選擇|自備容器的減塑消費

2017-09-18

我們努力地回收再利用,有時候,還是不免會買到過度包裝的商品,如果能在購買時,就有另一種選擇呢?

機場捷運的噪音惡夢|三重居民深受低頻噪音之苦

2017-04-17

機場捷運列車從台北車站出發,經地下隧道穿過淡水河之後,開始爬升進入新北市三重區,採高架方式沿環河南路轉入二重疏洪道,形成一個近乎直角的大轉彎。不論南下或北上,每當機捷列車經過這個轉彎路段,都會製造出很大的噪音。

太魯閣之怒|環境權與工作權之爭?

2017-04-10

礦業法修法前夕,經濟部通過了讓亞泥位於花蓮新城山的礦區,繼續展限二十年,引起軒然大波。在土地與環境爭議難解的情況下,亞泥案點燃了太魯閣的怒火…

送電到部落|點亮自主發電的未來

2017-01-16

生活在現代,電就像空氣、水一樣,是那麼不可或缺卻又理所當然。但是在有些地方,用電始終不是件容易的事。2015年開始,一個送電計畫點亮部落的燈,也點亮自主發電的未來…

台灣野蜂危機

2016-12-19

溼冷、多雨,是一般人對冬日基隆的第一印象。在基隆山間,仔細觀察靜靜綻放的野花叢,別有一番熱鬧景象。蜜蜂、螞蟻,不同種類的昆蟲,把握冬雨暫歇片刻,忙碌採集野花蜜,儲存度冬糧食。不過這些辛勤工作的小蜜蜂,卻正遭遇外來病毒侵襲…

魚市場的運河味

2016-11-21

台南一座歷史魚市場,承載許多城市記憶,但是在都市更新建設中,面臨消失命運。一群互不相識的台南青年,在網路串連下,挺身而出,守護老建築,想要找回古老的運河味…

修復溫柔|用修理取代丟棄 延長物品使用壽命

2016-09-12

壞了的東西,要去哪修理?如果只要在地圖上點選,就會出現修理店舖,是不是方便許多?

沉陷的復興

2016-05-02

日本311地震,造成日本史上受災範圍最大的土壤液化災情,就連距離震央三、四百公里遠的東京附近地區,都難逃沉陷危機。至今五年了,有些土壤液化區,還在進行防治改善工程。有些房子沒有復原,就算大部分居民已恢復正常生活,還是憂心下一場地震來襲,會不會再發生沉陷危機,家園沉陷之後,日本是如何復興,又遇上哪些難題?

黃衫軍拚節能|台灣節能巡邏隊幫企業省電

2015-12-28

台灣企業雖有節能概念,但對能源效率的計算與專業設備的應用,卻比較沒有專業知識。完全義務性質、出於自發意願的「台灣節能巡邏隊」,替企業找尋「不花錢」的方法,有效節約用電,讓「節能減碳」在公司內部不再只是一句口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