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藝術家拉黑子利用海漂垃圾創作

採訪 劉啟稜 陳淯茜 柯金源,撰稿 于立平
攝影/剪輯 劉啟稜

「阿美族沒有垃圾這個字,我想說如果世界沒有垃圾這個字,那我們是不是沒有垃圾?」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這段話,是對自己,也是對世界的叩問。

拉黑子用海漂垃圾做為藝術創作的素材,一開始並非從環保出發,主要動機,源自於他對「垃圾」的疑惑。他回想小時候,颱風過後,部落的孩子總愛到海邊撿拾海洋帶來的「禮物」,在物資匱乏的花蓮偏鄉部落,這些五顏六色的物件,既好用、又有趣,成為他們童年的美好回憶。

但是不知何時開始,他發覺颱風帶來的這些禮物,其實是人們定義的垃圾。他開始思考,這些物品從哪裡來?它過往的故事?甚至如何把它變成一件作品?

拖鞋,是他創作的主要素材之一,也是最深刻的記憶,「我們以前不知道拖鞋是一對的,覺得撿來的那些拖鞋,這樣就可以穿,就很單純,這些印記就在我腦海裡…」,他認為每一只拖鞋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代表著穿過的人曾經走過的路,它在海洋的漂移,宛如人的遷徙,拖鞋其實有話要說。

於是2007年,拉黑子開始一項帶點瘋狂的行動,他到海邊撿拖鞋,一撿撿了數千隻,2010年展出了「颱風計畫-消失後的入侵」,展場內三千隻拖鞋來自不同地方,至今他仍在撿,並且用拖鞋延伸出更多創作的可能性。

 

是的,祖先們,我來這裡向祢祈求,我在這世上生存作為一個創作者,我將把祢的身影記錄下來

海洋是拉黑子創作的養分,家鄉花蓮港口部落的潮間帶,是他了解海洋的起點,看著記憶中的美,逐漸改變,甚至消失,他想要重現。拉黑子利用海漂塑膠碎片,拼貼出一幅幅美麗圖像,「這些物件都來自太平洋,就在它的身上,舖滿了整個太平洋。」將人類丟棄的產物,透過藝術之手美化,重塑太平洋的美,拉黑子直言,這是最大的諷刺。

就像另一件在美術館展示的作品「回家」,他用海漂竹子,建構出水鹿的型貌,水鹿的身上貼滿現代的塑膠產物,彷彿一種警示,一切的一切,最後同樣會回到人的身上。

從塑膠、拖鞋到廢棄魚網,藝術不只是一種創作或美感,也提醒、告訴更多的人,該回到最初,該懂得珍惜。

拉黑子以原住民服飾為例,早期一件由苧麻線編織而成的衣服,必須從種樹、採集到製作線材,才能編織成衣服,一位老人家可能一生只有兩件衣服,但是工廠化的速成生產,讓人忘了惜福,於是他以撿來的廢棄魚線,纏繞在鐵線勾勒出的人形裝置上,並將這八個大型裝置藝術作品,矗立在花蓮秀姑巒溪口。

看似展現阿美族八個年齡階級的服飾,實際上也蘊含著部落族人守護環境的意涵,而一條條色彩鮮明的魚線,緊緊綑綁束縛著人形裝置,如同在大海漂浮的人造物品,已融入海洋的身軀,緊密跟隨,無法抽離。

對他來說,垃圾這兩個字,或許不應該存在,至今它們仍是可用來創作的禮物,看著自己的作品,拉黑子感嘆,「這個東西有一天會不會消失,到底有多少人從這裡面,反省,多少人有感觸…」

集數
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