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鎮中

樹 田-創造林下經濟的另一種可能

2018-08-20

台灣擁有大約219.7萬公頃的森林,當中估計有27萬公頃是生產性的人工林,這些人工林,有些鄰近山村,有些位在私有地上,如何善用人工林底層,種出更多經濟收入呢?林業試驗所的專家,正透過系統化的試驗,研究如何妥善利用生產型的人工林,讓林下經濟可以發展出不同模式,他們是怎麼做的?

【水從哪裡來】中國水解金門渴?

2018-08-13

想收到最新推播,加入我們的島line社群 金門地區一直有超抽地下水的問題,這幾年隨著觀光人潮湧進,大型建案陸續開工,水資源更形不足。為了穩定供水,金門縣府除了進行淨水改善工程,也跟中國買水,2018年8月5日兩岸正式通水,中國水能徹底解決金門之渴嗎? 降雨量少 金門抽地下水使用 提到金門名產,高粱酒絕對榜上有名,金門以當地的高粱為原料,秋天正是收穫的季節。無奈金門今年的降雨量出奇少,高粱無法結穗...

資源回收不利用|薄片塑膠讓回收業者頭大

2018-07-23

許多人以為把垃圾丟到垃圾桶就不關我的事,但你知道嗎?丟進去的垃圾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

綠光的啟示:賞螢下的更多省思

2018-06-11

1902年,日本人在基隆市暖暖區興建西勢水庫,把周邊土地劃設為水源地,百年多來,暖暖水源地成為干擾較少的地區,保留了螢火蟲的棲地。如今,每到春末,這裡就成了賞螢秘境。不過前兩年,螢火蟲曾經因為自來水公司興建物料倉庫的政策,遭遇滅絕危機。

能源轉型的深澳路口|深澳電廠更新擴建爭議

2018-04-30

高度爭議的深澳燃煤電廠更新擴建計畫環境差異分析,歷經三次專案小組審查,在3月14日的環評大會中通過。但新北市強調,絕對不會核發生煤許可,給台電使用。一座通過開發的電廠,卻將面臨無煤可燒的窘境,這是為何拉鋸?它的通過,又將掀起什麼波瀾?

當動物變成寵物(上)|被排除在動保法管理範圍的「新興寵物」

2018-03-26

頂著犄角、卷尾纏樹、特殊對握的腳趾、獨立轉動的眼球,這是貌似遠古白堊紀時期,三觭龍外表的傑克森變色龍。牠從非洲熱帶雨林,被賣到台灣高雄這座城市,住在玻璃缸裡,和其他爬蟲動物待價而沽。

當動物變成寵物(下)|非狗貓寵物的動物福利

2018-03-26

長著小老鼠的臉,卻有像豪豬一樣的刺。帶著反差萌的刺蝟,因為網路影片的流傳,也成為近年竄紅的新寵。但牠們的都市歷險,並不順利,有著可愛外表的牠們,有時也和爬蟲動物,有著一樣的命運。

知本濕地有危機|地方政府擬設光電園區惹議

2017-11-27

台東知本溪出海口附近,有片廣大的河口溼地,俯瞰是一望無際的綠野,沒有消波塊的海岸,而有著生物豐富的水域。由於道路隱密,不易到達,成為當地人口中的秘境。台東縣政府計畫將知本濕地,招租開發成光電園區,設置全台最大的太陽能光電場,引發部落與環境團體的憂慮…

農電共生系列--走在漁電共生之前

2017-11-20

清晨四、五點,天還沒亮,漁民摸黑工作,提供我們新鮮的水產。政府全力發展綠能,要在2025年裝置20GW的太陽光電,養殖業也是目標之一,而太陽光電和養殖要如何共生?

藻礁大未來|當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選址在桃園藻礁

2017-08-14

沒有珊瑚礁的繽紛,乍看之下,不算美麗。走近、蹲下,才能看見傳奇。這是由藻類所建造的生物礁,藻類留下的鈣化石灰質,黏結其他沉積物,慢慢形成礁體,最古老的有7600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