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鎮中

樹 田 | 創造林下經濟的另一種可能

2018-08-20

台灣擁有大約219.7萬公頃的森林,當中估計有27萬公頃是生產性的人工林,這些人工林,有些鄰近山村,有些位在私有地上,如何善用人工林底層,種出更多經濟收入呢?林業試驗所的專家,正透過系統化的試驗,研究如何妥善利用生產型的人工林,讓林下經濟可以發展出不同模式,他們是怎麼做的?

【水從哪裡來】中國水解金門渴? | 金門從中國福建引水

2018-08-13

想收到最新推播,加入我們的島line社群 金門地區一直有超抽地下水的問題,這幾年隨著觀光人潮湧進,大型建案陸續開工,水資源更形不足。為了穩定供水,金門縣府除了進行淨水改善工程,也跟中國買水,2018年8月5日兩岸正式通水,中國水能徹底解決金門之渴嗎? 降雨量少 金門抽地下水使用 提到金門名產,高粱酒絕對榜上有名,金門以當地的高粱為原料,秋天正是收穫的季節。無奈金門今年的降雨量出奇少,高粱無法結穗...

以身為證:中石化台鹼安順廠受害的居民和土地

2018-07-30

數十年來,化學工廠為當地帶來繁華,也默默侵蝕著這片土地。關廠後,廠區內存放了高達五千公斤的五氯酚,更沒有妥善處置,毒物經由雨水沖刷,進到土壤和水中。不知情的居民,長期在這裡捕魚食用,就這樣把累積在魚體中的汞和戴奧辛吃下肚。

資源回收不利用|薄片塑膠讓回收業者頭大

2018-07-23

許多人以為把垃圾丟到垃圾桶就不關我的事,但你知道嗎?丟進去的垃圾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

給我一杯乾淨水|北台灣飲用水源的隱憂

2018-07-23

2017年12月,中庄調整池完工啟用,擔負起北台灣備用水源的重責大任,但這個救命的設計,卻也埋伏著隱憂。

守住 食蟲植物|食蟲植物 你好嗎?短版

2018-07-09

看起來晶瑩剔透的露珠,其實是個甜蜜陷阱,小昆蟲一旦沾黏上,就難以脫身,為了在貧瘠環境獲得更多養分,食蟲植物透過演化,發展出各種巧妙構造,然而,它們在台灣過得好嗎?

垃圾,漂洋過海|讓澎湖頭痛的海廢問題

2018-07-02

跟著教練,學習用正確姿勢划槳,準備用獨木舟,環繞位在澎湖西嶼鄉的小門島一周,這不是一般的體驗活動,這群遊客還有個任務,要觀察小門島上的海洋廢棄物。從鯨魚洞上方往下俯瞰,和划著獨木舟從海上回望,是截然不同的角度。也只有如此,才能發現藏身在海岸沿線的一批批海漂垃圾。

城市邊界的空污戰爭|高污染工廠與住家相鄰影響健康

2018-06-11

新北市鶯歌區,是聯合國認證的宜居城市,親山面水的環境,吸引許多人來居住。謝小姐四年前來這裡定居,搬來以後卻發現,宜居城市潛藏著她沒有料想到的問題,總是在熟睡當中,被嗆鼻的氣味臭醒,只能緊閉門窗。居民們追查臭氣來源,推測污染源應該是隱藏在山丘另一面的幾家瀝青工廠。

綠光的啟示:賞螢下的更多省思

2018-06-11

1902年,日本人在基隆市暖暖區興建西勢水庫,把周邊土地劃設為水源地,百年多來,暖暖水源地成為干擾較少的地區,保留了螢火蟲的棲地。如今,每到春末,這裡就成了賞螢秘境。不過前兩年,螢火蟲曾經因為自來水公司興建物料倉庫的政策,遭遇滅絕危機。 當地居民發現自來水公司的行為後,集結抗議。水公司停止開發,重新植樹,才為螢火蟲留下生機,但不是所有的螢火蟲,都有這樣的好運氣。

圍牆內的汙染|全台廢棄工廠正汙染土壤和地下水

2018-05-28

一包包裝有資源回收物的太空包,疊了兩層,被堆置在資源回收場牆外,不只前門,連場區後方也堆得滿坑滿谷。這處資源回收場,就位於廢棄工廠場址上面,工廠在民國79年開始營運,92年關廠,生產工業用特殊黏著劑,可能有揮發性有機物等潛在汙染物,汙染地下水和土壤。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