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葉鎮中
爺蟬保育行動|待解的生命週期之謎
台灣有五十多種蟬,其中體型最大的是爺蟬,因為身形優美,一度被大量捕捉,危及族群數量,後來被公告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一些爺蟬棲地開始進行保育行動,希望美麗的爺蟬永續生存下去。
【凱米的考驗】台南做大水|思考淹而不災的未來
凱米颱風帶來豐沛雨量,造成中南部大淹水,台南市許多區域受災,重創人民生活與經濟。在大水退去之後,政府搶救災損,人民重建家園,思考如何面對下一場大水的到來。
竹東徵收又來臨|他們守了這片農地三十年
一望無際的青綠農地,沒有違建雜亂的工廠,居民在百年老宅前,辛勤務農。如詩如畫的竹東田園上,三十多年面對徵收風暴,為了保護家園農地,居民走上反徵收的漫漫長途。
光電馬頭山|穿山甲及陸蟹棲地受衝擊?
高雄馬頭山生態豐富,在抗爭廢棄物掩埋場之後,新的開發案又來,這次將要興建光電場。原本以為雨過天晴,可以推動地方發展的居民,再度團結起來,走向抗爭之途。
光電找出路|真正的農電共生 有辦法嗎?
為了達成2025年太陽能發電達到20GW,政府大力推動光電產業,但是在一些地區造成排擠農業、影響生態的問題,甚至傳出弊案。有一群人從不同的角度,讓綠能完善結合農業,走向社區化分散發電,打造友善環境的綠能未來。
掩埋八卦山|雙倫事業廢棄物掩埋場開發爭議
八卦山橫跨彰化縣彰化市、花壇鄉、大村鄉及南投縣南投市、名間鄉等10個鄉鎮市,面積遼闊,是中部地區的知名觀光景點,但是卻開發不斷。從最近的雙倫一般事業廢棄物處理場與土石方資源堆置場開發案,引發居民抗爭,要求保護八卦山的生態環境。
鹿港龍山寺的修護爭議|台灣文資保存的重重難題
彰化鹿港龍山寺是三進二院七開間的廣大木構建築,廟中的剪黏、雕刻、彩繪、藻井等構建,都是精湛藝術,1983年定為國定古蹟。文化部規劃進行修護,卻在彩繪修復施作,引發爭議,形成文資大論戰。
一新護白魚|中友集團埔里農莊開發爭議
南投埔里的小溪、池塘與茭白筍田,是2009年農業部公告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白魚,野生族群的重要棲地,但最近白魚棲地將可能面臨大面積開發而消失.....
故鄉的小地藝術日|一對夫妻的環保藝術行動
高雄美濃茅窩是一個緊鄰山丘的農業環境,居民開墾山坳裡的良田,種植各種農作。羅元鴻與蔡佳蓉夫婦,從都市返鄉,推行友善農業,接著推動地方藝術節,為故鄉尋找新願景。
守護新姜老歷史|新姜天水堂的古蹟去留爭議
北埔新姜天水堂,有著多元風格的建築,深具文化歷史價值,目前列為暫定古蹟。但是建築上被張貼了許多布條,抗議指定為古蹟。老屋的未來,在民間期待、政府審議與家族後代有著不同意見的情形下,形成一場充滿變數的文資保存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