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大雪山林道上,雨霧瀰漫著森林,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姚奎宇,帶著放大鏡,查看林間的苔蘚。姚奎宇大學修習森林相關科系,偶然機會下開啟苔蘚研究,至今已經十多年。
全世界三百多種稀有苔蘚 台灣有一半
全世界記錄到的苔蘚種類,超過23,000多種,台灣約有1,500多種,其中全世界紀錄300多種稀有種類,台灣就占一半。由於種類繁多,研究者不斷上山找苔蘚,進行分類研究。
苔蘚植物只有假根,依賴莖葉吸收養分、水分,所以演化出不同環境適應力,生長棲地從酷寒高山到炎熱城市。森林裡看似區域廣大,但因為光線、濕度等條件,限制苔蘚的生長環境。一旦找到適合的生長區域,成為一片林間綠世界,擔負保濕保水功能。
種苔蘚熱潮興起 學者呼籲不要到山林採集
近年,台灣興起種植苔蘚的熱潮,有些人到山上野採,不當的山林開發濫墾,危害苔蘚生態。
台中都會公園,楊玉鳳老師用著手機拍攝苔蘚,記錄城市物種,他開設網站,分享苔蘚知識。楊玉鳳長期宣導,不要到山林採集,破壞棲地生態,可以在城市裡尋找適合的苔蘚,採集回家種植。而瞭解苔蘚的生長環境很重要,不瞭解或種在不適合的環境,都是毀壞生態。採集還需要注意物種保存,只取少量,讓其他可以生長繁衍。
城市苔蘚較能承受高溫、高照,楊玉鳳在家中陽台設置培育區,他是自然老師,很早就走入苔蘚世界,十多年來研究如何種植苔蘚。收集數十種城市苔蘚,並在培育繁衍後,以小盆建立一個樣本庫,做為教育推廣之用。
大雪山社區培力、保育苔蘚 想發展生態旅遊
在大雪山社區,楊玉鳳進行苔蘚的教育推廣課程,吸引許多居民參加。他教大家如何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透過形態分類表,學習從外觀上,去辨識苔蘚。課程也教學員製作熱門的景觀苔盆、苔球。學員學習苔蘚的生態知識,同時思考苔蘚的應用。
大雪山國家公園有豐富的苔蘚資源,希望培力社區,保育苔蘚,發展出運用苔蘚的綠色經濟。在國外,寺廟優美的苔庭,山林壯觀的苔原,吸引觀光客到訪,台灣苔蘚種類不少,也有發展生態旅遊的潛力。
無論在山林中調查研究,或是在課堂上傳授知識,每個人用不同的方式,保護著這群微小的綠色植物,希望苔蘚永續生存,也為生活帶來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