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榮

七股光電拚共生|漁民憂心衝擊養殖產業

2023-01-15

出門就是光電場,在台南七股成為現實。原本是遍地魚塭的漁鄉,成為全台光電場密度最高的地方。居民發出怒吼,要求政府出面處理,在光電包圍地方的困境中,說出一個如何共生的道理。

徵收到林園|地主:高捷延伸林園線超徵土地不合理

2023-01-08

捷運來了!交通便利,居民滿心歡喜。卻沒想到伴隨來的,還有以TOD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為名,展開捷運站體附近土地的徵收。讓部分林園居民從欣喜變憂慮,開始抗爭行動。

竹構建築的台灣願景|從傳統到現代的竹材運用

2022-12-04

竹篙厝是台灣傳統房舍,利用竹管、竹片,興建安居的家園。不過現在竹篙厝已經成為歷史風景,竹子的應用也成往日風華。如何復興台灣竹產業,開創新的竹構建築,政府與民間合作推動一項願景計畫。

木構建築的復興年代|用木頭組建未來永續生活

2022-11-27

一棟棟大型木構建築聳立。是什麼樣的思維,什麼樣的技術,讓木構建築走向復興的年代。

救命的生態廊道|路殺、阻斷上溯的補償方案

2022-10-31

寬廣的馬路,急駛的車輛,對於穿越馬路的動物,越不過就是死亡。高聳的堤壩,酷熱的氣候,對於上溯、降海的生物,到不了就是滅絕。當人類建物成為陷阱,規劃設計各種生態廊道,彌補人類造成的錯誤。

大林農地好生態|以自然農法復育田園棲地

2022-10-31

台灣西部農地因為長期使用慣行農法,加上圳溝水泥化,讓自然生態漸漸消失。現在部分地區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或農民改用友善農法,發現一些生物,又開始重返農地。

山貓森林拚保育|讓野生動物能安棲的土地

2022-10-15

台灣山林地區,早期因為農業上山,以及後來的開發入侵,生態不斷被破壞。現今許多土地陸續廢種,動物漸漸回來,一群人推動購買山林土地,幫助動物建立家園。

【島在現場】屏東港口溪版橋改善工程破壞生態|2022.09.21

2022-09-21

屏東縣政府在滿州鄉港口溪進行版橋改善工程,計畫改造橋面,建設30公尺護堤,以改善當地長年淹水問題。現場可以看到工程已挖斷橋梁,兩側土坡遭到清除,泥土遇雨入河造成黃濁。 蟹類專家李政璋19日發現工程施作地點,位於港口溪河海交會處,這裡生態相非常豐富,有著忍者蟹、淡水海龍、淡水石狗公等稀有生物,緊急提出呼籲,希望保護生態。 港口溪 海龍 ,照片提供 李政璋  港口溪 石狗公 ,照片提供...

劫水‧南勢溪|越域引水到石門水庫

2022-09-19

新北市烏來,有美麗的風景、珍貴的生態,許多人長期守護這塊北台灣秘境。一項南勢溪越域引水計畫,造成生態危機,讓秘境變險境,搶救行動開始進行…

地景搞藝術|和自然、土地結合的創作

2022-09-12

地景藝術成為各縣市爭相舉辦的活動,藝術家與地方居民共同創作,開啟文化的視野,進而推動地方發展,保護自然環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