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宗

牡丹古道有危機|在阿塱壹與高士穀道消失了的那些是什麼?

2023-04-09

在屏東縣牡丹鄉,海邊的阿塱壹古道,山上的高士穀道,分別傳出工程破壞問題。關心原鄉文化歷史與自然資源的人士,發起守護行動,希望守護住台灣最美麗的國土。

短耳鴞的來台旅程|八千公里的遷徙之路

2023-03-25

台灣冬季有許多度冬鳥類,其中短耳鴞是數量不少的族群。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長期救傷短耳鴞,建立大量的遷徙資料,觀察出牠們的生態行為,以及遇上的真實困境。

小港拓路的毀樹危機|如果留下樹木的另一片風景

2023-03-05

青綠樹木,排列成林,形成美麗景觀,有助減少空污危害。但是因為開路,綠蔭道路面臨危機,兩千多棵樹木的未來,展開一場命運存亡的拉鋸戰。

從破壞到修補與溪流共好|野溪整治的自然解方

2023-02-19

台灣的河溪整治,陸續發生破壞生態的問題,環保團體提出生態檢核、承洪韌性、自然解方等觀念,作為因應災害與保護生態的做法。什麼是自然解方?應該如何思考?並且如何進行?成為政府與民間必須共同學習的課題。

回龜山野|保護區外的保護區?瀕危龜的社區保育行動

2023-02-12

「最終還是希望牠能好好回到野外,建立永續的族群。」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蔡繼鋒說。他近年與幾個社區合作,進行瀕危龜野放試驗,這些有居民協助守護的環境,能不能成為法定保護區外的民間保護區呢?

被忽視的一級保育類|瀕危龜如何存續:食蛇龜、柴棺龜的野外危機

2023-01-29

台灣的保育類野生動物中,唯獨牠們面臨嚴重盜獵風險。食蛇龜與柴棺龜,在2019年1月,從「珍貴稀有」調升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短短幾十年,從廣泛分布到列為一級保育類。屏科大野保所副教授陳添喜保守估計,野生數量已經消失了八成。

七股光電拚共生|漁民憂心衝擊養殖產業

2023-01-15

出門就是光電場,在台南七股成為現實。原本是遍地魚塭的漁鄉,成為全台光電場密度最高的地方。居民發出怒吼,要求政府出面處理,在光電包圍地方的困境中,說出一個如何共生的道理。

徵收到林園|地主:高捷延伸林園線超徵土地不合理

2023-01-08

捷運來了!交通便利,居民滿心歡喜。卻沒想到伴隨來的,還有以TOD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為名,展開捷運站體附近土地的徵收。讓部分林園居民從欣喜變憂慮,開始抗爭行動。

竹構建築的台灣願景|從傳統到現代的竹材運用

2022-12-04

竹篙厝是台灣傳統房舍,利用竹管、竹片,興建安居的家園。不過現在竹篙厝已經成為歷史風景,竹子的應用也成往日風華。如何復興台灣竹產業,開創新的竹構建築,政府與民間合作推動一項願景計畫。

木構建築的復興年代|用木頭組建未來永續生活

2022-11-27

一棟棟大型木構建築聳立。是什麼樣的思維,什麼樣的技術,讓木構建築走向復興的年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