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宗

大林農地好生態|以自然農法復育田園棲地

2022-10-31

台灣西部農地因為長期使用慣行農法,加上圳溝水泥化,讓自然生態漸漸消失。現在部分地區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或農民改用友善農法,發現一些生物,又開始重返農地。

救命的生態廊道|路殺、阻斷上溯的補償方案

2022-10-31

寬廣的馬路,急駛的車輛,對於穿越馬路的動物,越不過就是死亡。高聳的堤壩,酷熱的氣候,對於上溯、降海的生物,到不了就是滅絕。當人類建物成為陷阱,規劃設計各種生態廊道,彌補人類造成的錯誤。

山貓森林拚保育|讓野生動物能安棲的土地

2022-10-15

台灣山林地區,早期因為農業上山,以及後來的開發入侵,生態不斷被破壞。現今許多土地陸續廢種,動物漸漸回來,一群人推動購買山林土地,幫助動物建立家園。

怎麼把橋顧好?|如何提高橋梁耐震力

2022-09-25

如同所有生命,橋梁也有生老病死,撐久了會疲勞、負荷太重會受傷、會老化、會衰敗、會發生意外。從921地震、莫拉克風災到918地震,我們學會如何照顧橋梁了嗎?

劫水‧南勢溪|越域引水到石門水庫

2022-09-19

新北市烏來,有美麗的風景、珍貴的生態,許多人長期守護這塊北台灣秘境。一項南勢溪越域引水計畫,造成生態危機,讓秘境變險境,搶救行動開始進行…

過熱症候群《一》人類篇:當熱死人不再是形容詞

2022-09-19

好熱!大台北都會區,暖化再加上都市開發、熱島效應,超過35度的高溫日數,較20年前增加一倍以上。炎熱高溫,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危害呢?

【島在現場】台南七股青年呼籲政府重視七股光電發展|2022.09.12

2022-09-13

今天上午,由台南七股在地青年組成的「七股監督光電青年聯盟」,在立法院舉辦記者會,表達對七股光電發展的擔憂,希望透過他們的行動,來喚起中央重視。 記者會一開始,聯盟就表示並不是反對光電,而是對於現在躁進及大幅開發對地方擾動的現象,感到憂心,目前的鹽地光電、農地光電、漁電共生等類型都已有狀況發生,根據估算七股未來大概會有五分之一的面積被光電板覆蓋,已影響到在地青年返鄉工作的產業,...

地景搞藝術|和自然、土地結合的創作

2022-09-12

地景藝術成為各縣市爭相舉辦的活動,藝術家與地方居民共同創作,開啟文化的視野,進而推動地方發展,保護自然環境。

手作東吉的未來之道|澎湖離島生態旅遊新契機

2022-08-22

防疫期間,不能出國,讓離島觀光高速發展,澎湖各地充滿旅遊人潮。澎湖的東吉嶼,也興起旅遊潮,為小小島嶼帶來衝擊。如何保護島嶼生態,推動深度旅行,成為必須行動的目標。

農地工廠下一步|《工輔法》修法後的違章工廠為何還在

2022-08-22

政府為了管理農地工廠,在修正工廠管理輔導法後,訂出2022年3月19日為最後期限,必須申請納管、轉成合法。這究竟造成什麼影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