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植的代價:種下紅樹林之後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剪輯 陳添寶

種樹是好事,如果種錯地方呢?為何原本生長在河口的紅樹林,會被人為移植到泥灘濕地,演變成生態悲劇?想復原,代價有多高?

台灣的紅樹林有水筆仔、海茄苳、欖李與紅海欖,北部以水筆仔為主,南部則是海茄苳比較多,即使看起來綠油油的,因為具有丹寧,樹皮呈現紅色,它們被稱為紅樹林,對於河口地帶,鹹水與淡水交錯的環境,有很高的適應力。積在根系的有機物與底泥,是魚蝦貝類的食物來源。它們生長在水流快的地方,可以抓穩土壤不被海水沖刷,保護陸地的安全。

因為紅樹林有「固岸」功能,曾有中研院學者倡議,在台灣西海岸廣植,當時,香山濕地也種了一排。新竹市政府生態保育科科長陳岫女表示:「民國48年在海山罟種了一些,民國八十幾年的時候,沿著海岸整個種了一排,民國104年去做調查,發現已經擴散到三百多公頃。」

隨著紅樹林生長,灘地的沙泥比例跟著改變。清華大學分析與環境科學研究所教授楊樹森說明,紅樹林會讓漲退潮的時候,海水流速變緩,因而細顆粒沉降的速度就越快 ,讓灘地變得更泥。

香山濕地是北台灣最大的濕地,面積有1700多公頃,退潮之後,潮間帶寬達兩公里,泥灘地上布滿招潮蟹所挖的洞,其中就住著特有種台灣旱招潮蟹。紅樹林來了,原本的招潮蟹卻不見了。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施習德表示,台灣旱招潮蟹的棲地相當獨特,位在比較乾旱的高潮線,空曠沒有遮蔭,以黏土質為主,紅樹林栽植後,灘地變得相當泥濘,不適合牠們生存。關心香山濕地十多年的荒野基金會國際自然教育講師張登凱觀察到,不只台灣旱招潮蟹減少了,以前泥灘地常見的鳥類、魚蝦貝蟹,遇上紅樹林,通通不見了。

位在彰化的芳苑濕地,和香山濕地一樣,退潮後有寬廣的潮間帶,原本沒有紅樹林。彰化環盟前理事長蔡嘉陽說,在中部海岸,泥灘地才是緩衝海浪沖刷最好的天然消波塊。

但是人為種植打破了這道天然界線,芳苑濕地也陷入困境。海茄苳的氣生根阻擋小型水鳥進入覓食,紅樹林也造成底棲環境改變,原有的台灣旱招潮蟹、清白招潮蟹,被紅螯螳臂蟹取代。

招潮蟹與濕地的關係,就像蚯蚓與土壤,如果招潮蟹消失,濕地也會失去健康。施習德教授表示,台灣旱招潮蟹挖的洞,最深有50公分到1公尺,可以把外界的空氣跟水,帶進基質深處 ,有活化作用。

楊樹森教授也觀察到,招潮蟹吃泥巴,把地表的藻類、有機質、碎屑放到嘴巴裡洗一洗,能吃的吃下去,不能吃的泥沙吐回來,假如沿海濕地沒有這些生物替我們做這些服務,濕地表面長時間堆積從陸地輸出的有機物,沒辦法分解,最後就變成厭氧、發臭,到海邊就會聞到臭雞蛋的味道。

根據日治時期的紀載,台灣旱招潮蟹的分布,北從宜蘭、基隆,南至高雄永安,澎湖的青螺濕地原本也有分布,2007年因為紅樹林而族群滅絕。彰化的伸港溼地,原本也是台灣旱招潮蟹的棲地,後來因為建築堤防,改變水流與底質,台灣旱招潮蟹難再發現。

海岸開發,加上人工種植的紅樹林密度越來越高,對台灣旱招潮蟹族群來說,香山濕地變得更重要。施習德教授說,這裡的族群是北台灣最大,等於扮演種原庫角色,幼生可以往北延伸到淡水河口,甚至往南。

2006年,為了興建客雅水資源回收中心,台灣旱招潮蟹在香山濕地的棲地,已經失去16公頃。加上紅樹林不斷蔓延,關心生態的張登凱,十多年前就招募志工,以人力移除紅樹林。當時他跟新竹市政府申請經費,在海山罟北岸,做了一公頃的紅樹林疏伐 ,發現台灣旱招潮蟹族群開始擴散,後來每年都做五公頃、十公頃的小區塊疏伐,可是紅樹林一年擴散不只這十公頃,而是十倍,整個一公里的海岸線,大概被紅樹林占據一半。

這場行動雖然以台灣旱招潮蟹為號召,目的是想恢復香山濕地的原貌與生物多樣性,從2007到2015年,花費了1700多萬,只清除了64公頃,直到紅樹林與居民產生衝突,新竹市政府才決定進行大面積移除。從2015年開始,一年一個區塊,陸續以機械進行清除,直到2020年5月,才完成三百多公頃清除工作。

照片提供 張登凱


為了謹記慘痛經驗,在香山濕地南端的海山罟,市府保留了十公頃進行環境教育。為了避免擴散,志工要定期進行棲地維護。同樣為紅樹林所苦的芳苑濕地,南段曾進行一小片紅樹林移除,殘幹還在,旁邊已經生出許多小苗。

芳苑現存的三十公頃紅樹林,彰化縣政府不打算疏伐或圍堵,而是要興建海空步道,推廣生態旅遊與環境教育。蔡嘉陽質疑,既然有八千萬的經費,為什麼不能在紅樹林外圍架設漁網,攔截幼苗,讓它不要擴散?如果紅樹林未來繼續擴散,生態繼續惡化,辦生態旅遊、做環境教育有什麼意義?

香山濕地花費三千多萬元的公帑、無數志工的努力與十多年的歷程,才得到改變,這段經歷突顯出,如果沒有充足的知識基礎,善意也會引發災難。當香山濕地開始復原,西海岸其他被種植紅樹林的地方,有沒有這樣的機會?

集數
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