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悲歌

記者 郭志榮 陳佳珣 于立平

桃芝颱風造成南投山區土石流的災難,我們見識到大自然反撲的力量,山林發出的警訊我們看到了嗎?山林的開發影響水資源的涵養功能,水庫優養化的問題更影響全民的健康,這些問題我們有沒有去面對?

現在全台主要水庫的水質普遍不佳,主要的癥結在於集水區產業發展與水源保護的衝突。供應大台北地區飲用水之一的翡翠水庫,即面對坪林一帶茶葉種植,農民使用的肥料因大雨沖刷而流入水庫,導致水庫水質惡化,主管單位無法強制管理,也沒以工程的方式攔阻肥料流進水庫。而來自民間自發性的力量,卻以另一種方式與山林、水庫更和諧的共存在這片土地上,從事有機農業十多年的王先生說,其實重要的是心態改變,我這片茶園只要養得活我一家人,不用賺很多錢,我就很滿足了...

河川上游我們使用水資源,到了中下游,通常來到人們活動密集的地區,仰賴淡水河謀生的阿輝伯,帶我們去看看這條生命之河的轉變。以前阿伯是在淡水河抓魚,現在水質不好,只好抓紅蟲,甚至有時候連紅蟲也不容易找到。他說以前是好水,現在是毒水。

一趟從基隆河中游往下走的旅程,見證了河川的悲情,兩岸高密度的開發,侵占了河川的空間;污水流入讓溪流漸漸死亡;一座在河邊的山,竟然是垃圾山;從水利出發的觀點將河川截彎取直,取直後的新生地開始蓋房子。

我們如何對待台灣島上的河川?上游取用水資源,中下游排放污染。為了取用水資源而做了各項水利建設,為了防堵河川氾濫,在沿河兩邊築起高高的堤防。過去,淡水河是台北盆地的生活命脈,當淡水河的交通功能被路運取代後,淡水河成了都市的邊緣地帶;過去是一條生活的河川,現在台北人的生活中失去了溪流的記憶。 

河川是大地的血脈,河川不健康,土地也會生病。污染的溪水最終流入海洋.…

集數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