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電力時代

採訪/撰稿 林燕如
攝影/剪輯 葉鎮中

一座座的風機、太陽光電板這些再生能源,都是未來電力問題的新希望,如何不讓「新希望」蒙塵,謹慎的規劃是很重要的前置作業,尤其是向「自然」借力,如何借力使力,讓綠色電力可以永續使用,是值得大家好好來研究的。

在傳統能源日漸缺乏的情況下,人類積極地尋找替代能源,從自然環境中發電的再生能源,很快地成為目標,不過選址不當的話,也容易增加對環境的影響,因此如何利用自然環境卻又不傷害環境,成為未來新能源要面對的課題。

藍天之下,風機正在緩緩移動,這裡是彰濱工業區。由於西部沿海風力資源良好,成為主要的風機設置場地,台電公司在這裏已經設置了23座風力機組,如果加上民間業者所設立的風機,加總起來彰濱工業區大約就有五六十座,整個西部沿海地區幾乎要飛了起來。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沿海地區大多數是屬於生態敏感區域,以彰濱工業區來說,位於大肚溪出海口,潮汐交接處,形成豐富的潮間帶,提供過境候鳥良好的覓食環境,因此在遷徙季節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大量鳥群飛行的畫面,六、七月間則是小燕鷗的繁殖季節,也吸引不少賞鳥人士前往拜訪。

長年關心彰濱濕地鳥況的彰化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蔡嘉陽,觀察到風機設置後,成排的風機沒有留下寬闊廊道,鳥兒為了穿梭風機之間消耗許多能量,可能會影響鳥群遷徙的路線,再加上台灣是鳥類遷徙線上重要的加油站,遠道而來的鳥,在這裡休養生息之後,前往下一個旅程,棲息環境一旦被破壞,對於全球的遷徙線也會受影響。



然而,再生能源不只是取之不竭的風,還有源源不絕的太陽能。這裡是高雄縣永安鄉,過去,永安鄉鹽田村是靠鹽業為生,在興達火力發電廠興建之後,曬鹽品質降低,漸漸失去競爭力,於是台鹽將永安鹽田土地售予台電公司,正式宣告永安鹽業走入歷史,如今只能從這一棟巴洛克式的鹽業辦公室,遙想當年的盛況。

在鹽業辦公室前方的這一塊土地,就是台電公司計畫興建太陽能光電系統的預定場址,占地6.65公頃預定裝置容量4.2MV,未來還規劃太陽光電展示館,配合周邊生態跟古蹟,成為太陽光電古蹟生態園區。不過,這項計畫,卻遭到高雄市野鳥學會反對,高雄市野鳥學會研究保育主任林昆海表示,太陽光電板的設立不但影響了鳥類對原有棲地的使用,也擔心太陽光電板的反射會對鳥類造成影響,希望保留這片完整景觀,搭配鹽業辦公室古蹟,形成像台北關渡自然公園的賞鳥休憩功能,也能帶動永安鄉的觀光人潮。

取自於自然條件的再生能源,該要如何選址才能減少對環境的衝擊,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李根政認為,台灣土地面積有限,電廠設施的興建應該要更謹慎,未來再生能源應該是要走向小型、分散的發電系統,才是永續之道。

電力提供我們便利的現代生活,要脫離電力生活已經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在積極地跟能源消耗的速度賽跑,希望盡快找出發電效率高的新能源,不過貿然追逐下,很容易忽略掉更多更細緻的討論,為了避免遺憾,在施作之前,應該要有更多的評估跟討論進駐,才不會讓綠色電力,有可能成為傷害環境的兇手。

側記

台灣的能源百分之九十八都是仰賴進口,在能源安全上成為一大隱憂,和我們情況相似的德國,也積極在發展再生能源,不過,再生能源的發電效率目前還無法追趕上傳統能源,因此再生能源要能立即取代傳統能源,恐怕還需要長時間的發展。在尋找適合台灣的再生能源系統時,重新檢視我們的產業結構,調整用電政策,切實做好節約能源,同時並進才能落實解決台灣的能源問題。

集數
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