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的挑戰(下)

採訪/撰稿 楊蕙萍
攝影 陳添寶 陳慶鍾,剪輯 陳添寶

世界太陽能車競賽舉辦二十多年來,第一次在台灣登場,六國十一支隊伍首度奔馳在台灣道路上,屏北機場和國道高速公路也第一次開放讓太陽能車行駛,各國太陽能車發展與替代能源的推廣狀況如何?台灣能源發展政策與光電產業人才培養又遇到什麼瓶頸?

2006年9月14日來自世界六國十一支太陽能車隊前進南台灣,展開台灣四百年來第一次的太陽能車拉力賽。這些隊伍包括囊括2004年雅典世界太陽能車拉力賽和日本鈴鹿太陽能車耐久賽第一名的日本Ashiya蘆屋大學太陽能車隊、2005北美太陽能車賽第三名的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太陽能車隊,2006年法國太陽能車賽奪冠的德國KAMM 太陽能車,和中東產唯一的太陽能車隊伊朗等世界頂尖車隊。

台灣則由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艾和昌教授率領的阿波羅車隊,以曾經拿下雅典世界太陽能車拉力賽第四名、澳洲太陽能車賽第七名的阿波羅五代車和阿波羅plus,來和南台科技大學太陽能車火鳳凰應戰。

台灣第一次舉辦的世界太陽能車拉力賽,挑戰台灣交通狀況,行駛國道高速公路,而屏北機場則是第一次對外開放作為太陽能車場內比賽場地。

「太陽能車運用的是電池二極體轉換成電力,台灣接近赤道,以高雄為例一年日照2271小時,適合發展太陽能。以目前台灣98%能源依賴進口,進口能源中石化能源又占91%的情況來看,尋找替代能源是刻不容緩的事。」主辦這次太陽能車賽的艾和昌教授說。

「太陽能車是結合工程機械、電子、電機數學、模具等系統工程,培養學生能力,也是我們研究太陽能車最大的目的」台灣最早研發太陽能光電產業的茂迪公司總經理左元淮表示,過去七年來,公司七百位員工只有他一人,就職前曾經從事太陽能車相關產業。

台灣世界太陽能車拉力賽分成五天,第一天進行車輛檢查,第二天遊行教育,第三天到第五天,則是在高雄、屏東、台南、嘉義展開全長580公里的挑戰。

屏北機場扮演2004年雅典世界太陽能車拉力賽相同角色,首度運用在車子競賽中,爲這場世界大賽增添考驗,日本蘆屋大學車隊、台灣阿波羅車隊五代車和阿波羅plus、日本東海大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都有奪冠企圖。

「車子轉彎時會滑行,方向盤很容易滑手。」日本蘆屋大學車手三瀨剛在賽場中測試後第一個反映,接著美國明尼蘇達和Principa伊朗,台灣的南台科技大學也都出現爆胎打滑的驚險狀況。

由高應大艾和昌領軍的太陽能車隊更在上下半場比賽進行時,分別發生翻車意外,震驚全場。阿波羅plus號頭艙罩整個碎裂,晶片受損,所幸車手邱德文、魏金連人沒有大礙,阿波羅車隊成員也漏夜進行維修。

「阿波羅plus翻車時,眼淚快要滴下來了,但又不能去做什麼,因為有我們另一台車阿波羅五代在場上競賽,含著淚水跟學弟說鎮定下來,繼續參賽」。阿波羅車隊資深車手賴佳偉描述事發當時的心情。

「見到上半場因為爆胎翻車的車手邱德文,在下半場意外發生後隨即再度上場,很想要阻止他,擔心他的安全,但是他告訴我說,我慢慢開, 雖然沒希望進前三名了,我們要有運動家精神,進場出場,把它開完,我聽了很感動。」阿波羅車隊隊員曾韋鳴轉述。

阿波羅車隊在場內賽面臨的考驗只是拉力賽的開始,其他車隊而言,有人隨時插入太陽能車隊,紅燈闖,黃燈搶,綠燈也趕,這些對台灣的高應大阿波羅車隊和南台火鳳凰號成員來說,感受特別深。

「就小心一點開,還有多注意道路不平的狀況。」明尼蘇達大學車手派翠克說。明尼蘇達大學成立十五年,一共建造七台太陽能車,成員從進入車隊必須經歷研讀機械數學、電子等先前隊員留下的資料,學習製作原理,把舊車拆卸再重新組裝的兩年紮實訓練,企業也樂於贊助,讓學校培養這些工程實作人才,對於安裝太陽能相關產品,政府也會鼓勵,日本、德國經驗也一樣。 

「太陽能車競賽只是太陽能發展的一個段落,未來我們更希望能大量生產太陽能電池,讓這些新能源可以為一般民眾使用。」艾和昌教授說。 

台灣第一次的太陽能車競賽,是累積經驗開始,日本蘆屋大學也在這次比賽中挑戰世界太陽能車行時極速的目標,交通警察帶著測速槍,這回他們要見證日本太陽能車的實力,而他們會改寫極速150公里的歷史嗎?

在台灣長大,我們很習慣台灣食衣住行等狀況,但對於來台參賽的國外隊伍,台灣的交通和台灣的美食一樣,都讓人印象深刻。甚至在道路應該封閉的競速路段內,發生車輛穿梭險象環生的場景,面對許多隊伍對台灣交通混亂的反映,應邀來台灣的國際太陽能車協會主席Hans Tholstrup 以尊重這是台灣文化,台灣人比較友善,即使發生各種狀況也比較不會看到有人爭鬥,而且太陽能車比賽本身就是在挑戰任何路況解釋。只是,我不禁納悶,在我們的文化裡,交通可不是當作引以自豪的一項?

集數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