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藍帶|大灣草圳喚醒台北水路記憶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 賴冠丞 鄭嘉明,剪輯 賴冠丞

「台灣是我心中最有資格講生態的島嶼,台北市是世界首都城市,最有潛力做生態城市。」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執行長郭城孟這樣認為,並提出大灣草圳、帶狀濕地的構想,希望野生動物有地方停駐,喚醒人們對水的關注。

深深淺淺,層層疊疊,不同的綠,帶來療癒。人工少一點,自然多一點,這是大安森林公園的第三期小生態池,螢火蟲的新家。準備入住的黃緣螢,是台灣三種水生螢火蟲之一。

台北市從前是沼澤,有許多濕地生物棲息,在大安森林公園建造前,這裡原本就有螢火蟲。這處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與台北市政府合作的第三期小生態池,是市府推動公園生態化的新里程。台北市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長黃立遠表示,「台北市這麼乾的一個盆地,熱島效應透過公園生態化,能讓氣溫降低,也能讓以前的原生種回來。」

附近還有第一期與第二期的生態池,全都不使用水泥,應用泥土與石頭,把大自然帶進公園。碎石地底下是雨撲滿,利用雨水回收,保持生態池的水循環,兩旁的植披,仿造森林從低到高的層次,讓生物有躲藏空間。景觀美,生態更美,生態池周圍種下的都是台灣原生植物。台大名譽教授楊平世表示,除了北部地區的原生植物,還種了一些蜜源植物,希望吸引蝴蝶過來,昆蟲多了,爬蟲當然也會多,營造一個棲息地等於營造小動物的家。

打造濕地,不光是給螢火蟲一個家,也為棲息在相同環境的生物,提供落腳之處。大安森林公園是台北市第三座成功復育螢火蟲的公園,第一座是木柵公園萃湖。位在山谷,周圍林木茂密,原本有少量螢火蟲棲息,後來市政府在一處原本是水泥地的空間,挖出水池,栽種適合植栽,為螢火蟲增加了棲息空間,成為目前台北市區螢火蟲數量最多的地方。榮星花園、士林官邸也都加入復育行列。

點狀的生態棲地如果能向外延伸,當活水流串,剛硬的城市就能多一分溫柔。想要城市更好,一個由下而上,著手改善的計畫,正在醞釀。

曾經,台北市是有流水穿越的,清代時期,墾戶郭錫瑠為了灌溉東區水田,興建了瑠公圳,經過現在的景美、公館、大安區、信義區等,後來因為都市發展,圳道大部分被填平或加蓋,只剩少數地方還能看見一小段。

想為再現瑠公圳,埋下伏筆,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執行長郭城孟,以復育螢火蟲的生態池為起點,發想了大灣草圳。大灣是大安區的古地名,1898年的台灣堡圖上,有片水域,就叫大灣。郭城孟表示,以前的圳路系統都是為了農業,現在的圳路系統應該是為了生態,把水域做出來,生命會自己尋找出路。

大灣草圳總長將近兩公里,從台大校園裡的醉月湖與農學院生態池出發,與校園內的瑠公圳串連,然後沿著新生南路,流進大安森林公園,連接生態池。

大灣草圳編織著改善都會空間的夢想,在台北科技大學周圍,有條水道,靜靜在大馬路旁蜿蜒,與大灣草圳有相似的意象。校方將部分圍牆拆除,打造聯外水景,以水道呼應被掩蓋的瑠公圳。在忠孝東路側的水道,模擬野溪的急流淺灘,人工仿造自然,也讓大自然來參與設計,鳥類帶來種子,就讓它自由生長。整合顧問公司專案經理宋承憲表示,這些水道成為都市裡的綠色跳島,串連城市裡破碎的棲地環境,讓人與生態找到一個可以共生的角落。

台北市植物園裡,也有水道串連數個生態池,流速較緩的地方,有許多小魚在其中生活。帶狀的溼地,經營管理是最大的挑戰。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研究員兼組長董景生表示,主要必須管理入侵種,只要入侵種進來就會佔掉很多領域。它的恆定性來自不斷的演替,要管理它必須要讓它在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

都會綠地面貌,來自信念與價值的選擇,管理濕地絕對比管理一片草皮還難,他們選擇了麻煩卻帶來生命。負責設計大灣草圳的工程顧問公司總監潘一如表示,它創造了都市生活裡非常有趣的驚喜,帶來了新的希望。

春末夏初,螢火蟲的光芒將點亮台北城的夜晚。他們也盼望,即將誕生的大灣草圳,能讓一切更好,同時成為恢復瑠公圳的起點。以螢火蟲棲地復育為起點,結合歷史、科學、心靈療癒與環境教育,大灣草圳將帶來一場藍帶革命。

集數
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