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水文」相關報導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
3月22日,是「世界水資源日」,祈求足夠、衛生、安全的水,是人類共同的願望。台灣年降雨量3千多毫米,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雨量豐沛的台灣,卻時常面臨缺水危機。為什麼水會不夠用?是環境破壞留不住水?還是我們過度浪費入不敷出?想要擁有足夠、衛生、安全的水,必須回頭檢討我們與水相處的態度…
彰雲水難題(下):抽地下水井的隱憂
台灣地下水資源的開發,政府其實扮演著火車頭的角色。深度超過一百公尺的深水井,日以繼夜的抽取地下水給農民灌溉,在斗六地區,清澈的水在水圳裡流動,農民埋了管子把水引進果園,這三、四十年,果樹生長所需要的水源,都來自雲林農田水利會的深水井。 地下水一直是雲林農田水利會主要的水源之一,500多口的深水井散佈在雲林的平原上,當台塑六輕調撥大量的農業用水,勢必產生的排擠效應,造成農業抽更多的地下水,在雲林、...
彰雲水難題(上):農業用水與工業用水之爭
全球氣候變遷,加上彰雲兩縣正發展高耗水產業,國光石化、六輕五期,也都送案進行環評,另外中科四期也已經通過環評,甚至是提供水源的大度攔河堰環評,過程其實都有很多爭議。水資源其實包含地面水和地下水,同時討論才能宏觀了解彰雲水資源的問題。
【中科三期】峰迴圳轉|貫穿新社台地的白冷圳
八十年前,新社台地還是沒有水源灌溉的看天田,日據時期開始,水源引入這片廣大的河階地,這裡成為改良培育蔗苗的根據地,從此奠定了台灣半世紀蔗糖產業的根基。如今新社台地不但是台灣最重要的香菇產地,也盛產枇杷、柑橘等水果,最具盛名的是每年十一月綻放的花海,為這片河階地鋪上色彩繽紛的地毯。所有的新社人都知道,這裡甜美的果實、鮮艷的花卉,並不是偶然,一切的一切都依靠著一條既堅實又脆弱的生命線—白冷圳。
霄裡溪風暴|友達、華映工廠廢水排放的污染隱憂
新竹縣新埔鎮來了一位特別的訪客Ted Smith,他是矽谷毒物聯盟的創辦人,現在擔任電腦大廠惠普和戴爾的諮詢委員,對企業如何善盡全球公民責任、提出建言,他來這裡不是欣賞青山綠水,而是要了解面板大廠友達、華映排放廢水到霄裡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