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水圳」關鍵字
穿城之水|被掩蓋在城市地底的古老水圳
一條條流過城市的古老水圳,現今面臨著不同的命運,有的深埋地底,有的髒臭無比,甚至有的已經消失不再記憶。當灰色的城市,開始尋找水岸美景,這才想起,那條曾經美好的穿城之水。
留離田間|稻田裡的難題
春天,農人把秧苗種到田裡,默默祈禱風調雨順,一整年的收入,都要仰賴這片田。當稻浪在田間搖曳,該是歡笑的季節,部分農民的心卻是沉重的,榖賤傷農,為我們種出糧食的農民,卻不一定能以此養活自己…
水水八煙|陽明山上砌石水梯田
陽明山上,一個名叫八煙的聚落裡,居民住在祖先蓋的石頭屋。在梯田裡種種作物,年復一年,過著簡單的生活。老人家從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為別人羨慕的對象,從都市來的人說,他們的家是桃花源…
水稻渠成-南埔百年水圳
十年前的北埔「膨風節」(客語“膨風”的意思就是吹牛、誇大不實在),讓北埔一炮而紅,加上客家歌手阿淘哥在慈天宮廟坪走唱的魅力,假日成為遊覽車和人潮聚集所在。
發現道將圳|超過三百年的老水圳
機緣巧合發現道將圳,是一個環保界的朋友介紹,他說嘉義有位朋友努力做水圳保存工作,也想辦水圳研討會,讓各地水圳的文史地方團體做經驗交流。聯絡楊清樑先生,從他的言談中,就能了解他對水圳有很多想法,別人眼中平淡無奇的水圳,他卻視為珍寶,他眼中的道將圳是怎樣的面貌。
誰來幫幫水圳?|高雄美濃水圳風貌遭衝擊
在一座一座閘門的分配下,水經過水圳導引流入田裡,滋養著人類的糧食。水圳旁的階梯,宛如熱情展開的雙臂,隨時等候洗衣的婦人或戲水的孩子。在美濃,平原上的聚落,是跟著水圳長出來的。
念念曹公圳|高雄的母親之河
曹公圳六孔制水閘門遭拆除的消息在十一月底被披露,文史工作者與高雄水利會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場,一方認為六孔制水門有重要的文化資產價值,一方卻認為為維護居民生命財產安全舊水門一定要拆。藉著此一事件,我們回到源頭,追溯曹公圳的故事,尋找它現在的樣貌。
【社區營造】卯澳的水水家園 |傳統漁村聚落的下一步
當一個社區,從挽救水圳開始,創造社區的美麗景觀,連帶的,也挽救一片海洋,為生態做出貢獻。小小的卯澳社區,從搶救水圳到永續經營,讓未來不再失根漂浪,一步步打造心目中的水水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