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台東縣」相關文章
光電停看聽:從知本濕地看原民傳統領域與綠能發展的衝突兩難
炎炎夏日,氣溫屢創新高,氣候變遷的影響,越來越有感,政府想藉由太陽光電加快減碳腳步,然而許多地面型光電案場,卻因為引發環境與社會衝擊,進度停滯,其中包括位於台東知本濕地、由韋能能源子公司盛力能源得標的知本發電廠,建置容量202MW,預計完工後,將成為東北亞規模最大的光電廠。
未來食物養成記:電腦飛機來種稻
清晨六點,台東關山的一家早餐店,對坐吃早餐的,一個是種稻子種了五十多年的周有鎮,一個是他認識才三年的新朋友,屏東科技大學的王裕民教授。老農和教授聯手,在花東縱谷的米糧大鎮關山,開啟AI務農的新時代。
未來食物養成記:油芒的故事
油芒,這個禾本科植物,看起來有點像野生的稻子,比較特別的是,穀粒上毛茸茸的,結穗以後很好辨認。這兩年,許多報導說它抗旱抗鹽,而且很好種,營養成分高,屏東、台東就傳出要幾十甲、幾十甲的種,把它當作繼紅藜之後,又一個明星作物。 但,油芒真的那麼好種嗎?去部落拿到種子就種得出來?營養成分是什麼?
台灣不可缺少的豬隊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豬的認識往往只是餐桌上的一盤肉,但其實豬對人的貢獻遠遠不僅於此。豬是在靈長類之外,跟人類最相近的動物,牠是重要的實驗動物,人類醫學的進步很多都要倚靠豬。除此之外,牠身上的基因密碼,隱藏著遠古人類遷徙的祕密。今年是豬年,就讓我們好好認識這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豬隊友。 現在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肉豬大部分都是國外的洋豬,其實台灣本土存在著兩種原生種豬,一種是生活在山林裡的野豬,...
見樹又見林 一堂殼斗科的植物課
在台灣,闊葉林樹種分布最廣的是樟科,名列第二的是殼斗科,這兩大家族,是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支柱。浸水營石櫟,是台灣四十多種殼斗科的其中之一,分布在台灣東南部中低海拔山區和恆春半島。2015年開始,農委會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首度針對浸水營石櫟,進行採種復育計畫。 攀樹採種小組出動 留住浸水營石櫟珍貴種苗 秋天,為台東帶來涼爽氣息。在清晨的陽光下,有人還睡眼惺忪,也有人正忙著準備工具。再過一小時,...
海上實驗室-TARA號的太平洋遠征
1831年,英國科學家達爾文乘著小獵犬號,歷經五年航行全世界,觀察記錄不同的物種,揭開了生物演化之謎。事隔一百多年,一群科學家,展開一次又一次的海洋遠征冒險,他們的任務,是在汪洋大海中,帶回氣候變遷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