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染料工廠是危害環境的高污染來源。因此,如何防治染料製造過程所產生的污染,也一直是染料工廠的重大課題。四年前,永光化學導入了『環境成本會計』,讓一直隱藏在原料費、製造費,和維修費當中的環境成本無所遁形。
在嘉義有一群人不甘心生活在水泥建造的城市裡,他們著手改造自己的住家,要讓大自然裡的水塘、綠意,進駐到每天的生活裡。種花、種樹、挖池塘,改造城市環境的[綠手指計劃],在嘉義地區的小角落蔓延開來。
蓋一棟建築物,只要能遮風避雨就好的時代,已經過去,新時代的建築物,不但要有舒適的室內環境,更要能節約能源。根據學者研究,建築物耗電的主要來源依序是空調、照明及動力。在夏季尖峰時段,光是空調用電,就佔了全國總用電的三分之一。低耗能的建築概念,正逐漸萌芽。
什麼樣的房子,算是好房子?究竟,怎樣才能住得健康又環保?建商、居民、研究者,將各自帶你尋找,他們心目中的“新好住家”…
桃芝颱風造成南投山區土石流的災難,我們見識到大自然反撲的力量,山林發出的警訊我們看到了嗎?山林的開發影響水資源的涵養功能,水庫優養化的問題更影響全民的健康,這些問題我們有沒有去面對?
七零年代,有一種中南美洲的藤類植物,姿態婀娜多姿、生長極為快速,進而被人引進到台灣,聽說是為了園藝造景,也有人說是為了水土保持......總之,它就是進入了台灣。
寒冷的天氣,熱騰騰的火鍋帶來一屋子的暖意。誰也不會想到那看不見的能量也正在發散中...
古道,是過去先民走出來的路,每條古道都訴說著一段過往的歷史,現在的人也不斷的傳遞著一條條古道的故事。現在,古道除了是了解往日先民生活的途徑,也賦予更多教育、文化與休閒的功能。然而,最近坪頂古道的古道整建工程,卻將原本的古道面貌大幅改變。
你是否曾經想過,這些被你拋棄的糟糠之『衣』,在離開你的衣櫃之後又展開了一種怎樣的旅程呢?
一雙在汽車修護廠磨了30年的黑手,洗盡油污後變成細微小宇宙的紀錄者。李文貴,一位完全自學有成的生態攝影工作者,用謙虛執著的心,流連在少有人關心的蜘蛛世界。正式學歷只有國中畢業的他,如今不但是知名的生態攝影者,也是許多暢銷書籍的作者,他用鏡頭詮釋大自然,用心眼體察真善美!僅管時光推移,20多年來阿貴與蜘蛛的約會卻從未間斷,今年,汽車修護工,出版了一本令生物學者都奉為寶典的蜘蛛圖鑑!終於這些在風中、在林中擺蕩的八腳小怪,落腳在阿貴的書中。
免洗餐具已經成為我們飲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曾有人認為塑膠袋、保麗龍在盛裝食物的過程中,若是溫度過高,可能會釋出有害物質,累積人體中,會導致昏睡、肝癌等病症,但也有人覺得這是過度誇大渲染的說法,真相究竟如何?今天的看守單元,為您深入探討。
隔音牆到底能隔掉多少音量?國道新建工程局副局長邱琳濱表示,能查到的數據是3分貝到5分貝。而海洋大學造船系教授王偉輝分析,電話鈴聲和電腦鍵盤敲打聲,平均是60到65分貝,窗外小鳥的叫聲,是30到40分貝。因此,台灣隔音牆所能減低的,竟然只有小鳥叫聲十分之一的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