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島第 No name 集的相關文章

長腳蛛來顧田|創造農民與生態的雙贏

2018-01-15

秋冬交替,金黃色稻浪,是花東縱谷最美麗景致。其實仔細觀察,每株稻穗都蘊藏著一個精采又熱鬧的小小世界。不用農藥、不用防治資材,讓長腳蛛、橙瓢蟲回到農田,能不能創造農民與生態的雙贏?

鐵路地下化風暴-南鐵反迫遷

2018-01-08

高聲抗議,遭到抬出大門,衝突場景,六年來,已經是台南反鐵道東移自救會時常面對的狀況。鐵道地下化案,原本各方期待,卻因為東移徵收,讓部分鐵道沿線居民,展開漫長抗爭…

鐵路地下化風暴-鳳鐵反重劃

2018-01-08

當城市重新建設,美麗的成果,常常是建立在老居民的辛酸上。高雄鳳山車站旁的居民,歷經曹公圳整治,鐵道地下化工程,生活周遭環境越變越好,沒想到重劃迫遷來臨,從此人生進入黑暗期。

頂坡角上的傷痕|樂生院如何踏出重建的第一步?

2018-01-08

超過半世紀的隔離、歧視,走了十幾年的保留抗爭運動,樂生院該怎麼踏出重建的第一步?歷史的傷痕,要如何撫平?

礦山下的未來|改革聲浪要求撤銷亞泥展限

2017-12-25

今年11月23日,花蓮新城山亞泥新礦權正式生效,可以再繼續開採二十年。12月,行政院通過礦業法修正草案,修法能否解決礦區長久的爭議?

走訪溼地|溼地的價值是什麼?

2017-12-25

溼地,是潮間帶生物的家、鳥類的覓食區、也是我們生產食物的基地。這幾年,從沿海的泥灘地,到內陸的埤塘、魚塭和各式都會型溼地,全台溼地都遇到不同的狀況。高雄鳥會總幹事林昆海利用留職停薪期間,單車環島造訪全台六十個溼地,他選擇從台灣第一座人工溼地公園-高雄鳥松溼地出發。

學校老宿舍的新命運|彰化高中日式舊宿舍何去何從?

2017-12-25

台灣許多學校中的日式老宿舍,都面臨拆除危機,文化團體發起搶救行動。今天來看看彰化與台中兩所學校的老宿舍,透過它們的故事,思考老宿舍的新命運,究竟能創造什麼價值?

誰捕蜂 誰捉蛇|回歸專業確保人員安全與動物福利

2017-12-18

蜂、蛇,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卻名列人與動物衝突的榜首。蜂蛇問題,長期由消防單位處理,人員安全、動物福利都難以顧及。2017年1月,行政院定調,蜂蛇處理回歸農政體系,這項數量龐大、專業需求度高的任務,將如何回歸?

水泥蝕田|農地上的豪華農舍

2017-12-18

短短一年,宜蘭縣換了三任縣長,農舍政策是否鬆綁,再度引發論戰。宜蘭的農地政策,下一步會往哪裡走?不斷流失的良田,如何阻擋被水泥吞噬的命運?

東沙二十《上篇》:擁有世界級珊瑚生態的神秘東沙島在哪裡?

2017-12-11

2000年,公視記者第一次搭乘海洋研究船,登上東沙島,之後每隔幾年就會造訪。17年來,從漁船、研究船、海巡署艦艇、軍機到民航機,幾乎每種交通工具都坐過,只為了替這個獨特的地方,留下見證。

東沙二十《下篇》:曾歷經珊瑚白化的東沙環礁如何起死回生?

2017-12-11

冬日的清晨,東沙島還籠罩著黑幕,陽光捨不得從厚厚的雲層中露臉,只微微地放出一點點光芒,天空漸漸被染成淡紅色,美麗的雲彩是甦醒的前菜,然而這座島嶼一天真正的開始,是從大王廟。

聲景錄台灣|聽過大自然的聲音嗎?

2017-11-27

聽覺,是人們一天之中最早甦醒的感官。聲音,能將人從沉睡中喚醒,也能成為與自然的連結,透過長期紀錄的累積,聲音能告訴我們很多。聆聽、理解,跟著專家,一起留住台灣的聲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