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島第 No name 集的相關文章

澎湖願景‧一二三事

2006-10-23

九月,一個遊客離去,季風來臨的時刻。此時的澎湖,告別夏日的喧囂,慢慢回歸它的自然本色,也許少掉一些觀光的心情,穿梭在離島之間,更能感受這些漂浪在藍海的島嶼,究竟浮沈著什麼心情?

風華再現三角湧

2006-10-16

環境的保護,除了自然環境外,人文環境也是需要關注的面向。三峽老街經歷三級古蹟指定、古蹟解除,保存過程中面臨居民強烈抗爭,到最後能夠透過靈活的思維,由政府補助經費,維持私產權的歷史聚落保存方式,留下三峽老街。這過程與投入的心血,是台灣文化環境保存的重要里程碑。

蘭嶼‧秋之頌

2006-10-09

當飛魚乾從魚架上收起,秋天的蘭嶼,是一幅怎樣的景象?當拼板舟從捕魚轉變為載遊客,對船主與遊客來說,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於是我們來到蘭嶼,看看蘭嶼秋天時的另一種表情。

再見‧淡水蟹

2006-10-09

在溪流中、山澗旁,偶爾會與一種生物巧遇,有時一瞬間,牠們就快速的躲入石縫、洞穴裡,不過那怕是短暫的現身,總讓人增添幾分的驚喜,曾經牠們是許多人兒時的記憶,而今在台灣各地,卻是愈來愈難見到牠們的身影。

阿波羅的挑戰(下)

2006-10-02

世界太陽能車競賽舉辦二十多年來,第一次在台灣登場,六國十一支隊伍首度奔馳在台灣道路上,屏北機場和國道高速公路也第一次開放讓太陽能車行駛,各國太陽能車發展與替代能源的推廣狀況如何?台灣能源發展政策與光電產業人才培養又遇到什麼瓶頸?

藝術在我家

2006-09-25

在刻板印象中,藝術總是難懂又遙遠,藝廊、表演廳這種高檔的地方,和普羅大眾的生活缺少交集,在拍攝嘉義大林三角里拍攝諸羅樹蛙的專題時,遇到藝術家盧銘世,嘉義縣文化局推出「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邀請一、二十位到嘉義縣各個鄉鎮居住,把藝術帶進社區。

防震建築

2006-09-25

集集大地震已經七週年,台灣從這個大地震中學到了什麼?本單元深入探討建物的防震規劃以及最新的防震概念,希望對於建立民眾防範地震的概念有所幫助。

搶救臺灣龜|動物走私下的台灣本土龜

2006-09-18

八月,金門海巡隊查緝到一艘中國漁船,上面載滿了665隻鱉、180公斤的鱉蛋、100多隻的斑龜以及近200隻保育類的食蛇龜,這些台灣本土的龜類,正準備透過水路走私到中國大陸,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這只是一件常常發生的走私事件,卻很少人會注意到,這個事件牽扯了近千個生命。

防震學校

2006-09-18

1999年9月21日,一場7.3級的大地震造成3萬8千多戶住家、293所學校倒塌、830所學校校舍損壞。7年過去,斷垣殘壁的影像已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新穎的建築,但是學校的防震能力,仍然是許多父母與師生關切的問題。

噪音 造音?!|利用儀器檢測惱人的噪音來源

2006-09-11

聲音頻率是熊明旺醫生的專長,這是他耳鼻喉科的專業,透過儀器做到武俠小說裡「聽聲辨位」、「聽聲辨人」的功力並不困難。

阿波羅的挑戰(上)

2006-09-11

台灣要辦太陽能車拉力賽?高應大師生決定扛下舉辦大賽的責任,邀請世界太陽能車隊來台競技,面對台灣首度舉辦世界太陽能車拉力賽、承辦經費短缺與需要跨部會合作的考驗,他們將如何面對?還有隊員青黃不接傳承的變數,以及外界對舉辦太陽能車賽質疑?他們又有何想法?

故鄉。林田山

2006-09-11

花蓮林田山以社區的力量,創造的昔日風華,成為知名的旅遊景點,但是社區內的居民,最近卻因為國有財產收回的政策,被迫遠離家園,離開他們居住長達半世紀的家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