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島第 No name 集的相關文章

遇見日本小麥

2016-07-11

為了減少對進口糧食的依賴,從台灣到日本,分別有農民積極投入國產小麥的復興,拉近產地到餐桌的距離。

鷹許之田|兼顧生態種好筍

2016-07-07

觀音山麓,淡水河畔,一位農民,一座小小筍園,藏著一個大大心願…

20160706原民抗議杉原棕櫚度假村開發

2016-07-06

「杉原棕櫚濱海度假村開發案」在29號環評大會以10票同意票通過開發案(出席委員有17位),不過要在7/7之前補足資料,環保署才會正式公告。趕在正式公告的前一天,加路蘭、刺桐、都蘭三個部落居民和環保團體,上午來到行政院前,呼籲政府應落實原基法第21條「原民知情同意權」,要求相關單位出面負責。林全辦公室主任施克和出面接下陳情書,表示未獲部落同意將不會給予開發。

傻子們的生態農場

2016-07-04

花蓮縣瑞穗鄉有座農場,建立在廣大林野間,一群人合力種植,目的不在收成,而是尋找農業與生態的共生之道。他們的收成被鳥吃、被蟲咬,堅持不用農藥、化肥,有人說,那是座傻子農場…

稻農的選擇

2016-07-04

台灣,是世界上唯一仍在實施稻米保價收購的國家,四十年來,公糧制度讓農民得以溫飽,糧倉年年囤滿稻米,卻也造成政府財政負擔。台灣人米吃得越來越少,政府希望透過政策,調節稻米供過於求的現象,農民將面臨什麼樣的改變?

淡水消失了

2016-06-27

淡水,以歷史古鎮聞名,卻在開發思潮下,不斷被破壞。許多僅存的歷史建物,面臨失去修繕,逐漸荒廢的命運。讓人痛心,歷史的淡水,將消失在時光之中,往日風華,不再復還…

水水泰平|新北雙溪泰平里水梯田復育

2016-06-27

群山環繞、溪水潺潺,這裡是北勢溪最上游,翡翠水庫集水區內最源頭的祕境,供應大台北地區近五百萬人的飲用水源。曾經,這裡到處是水梯田,三十年來,水梯田埋沒在荒煙蔓草中。一個實驗計畫,讓水梯田重現泰平。在這個水的國度,他們種下希望,也替大台北種下活水源頭…

藻礁戰役

2016-06-27

1999年,公視首度空拍桃園藻礁,在學者眼中地景最壯麗、生態最活躍的一段。2001年,觀塘工業區和大潭電廠興建連續突堤,藻礁一些被工程挖除,一些被漂沙掩蓋。2016年,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將在這裡填海造陸77.2公頃,揭開藻礁保護與能源布局的艱難戰役…

大溝頂之夏

2016-06-20

2016年6月4號這天,跟平常一樣炎熱。大太陽底下,二、三十個住在高雄旗山大溝頂的居民,拿著標語到旗山區公所前抗議。他們不滿高雄市水利局,在召開「旗山區第二號排水改善工程」第二次公聽會時,沒有邀請他們…

越南‧魚之死|台塑越鋼死魚事件

2016-06-20

天色微亮的清晨,傳來聖樂聲,不到五點,漁村居民早已聚集在教堂望彌撒,這個小漁村,平常少有遊客造訪,九成以上居民靠漁業維生,而它的命運,跟台灣有關…

農地種工廠

2016-06-13

2015年8月,震南鐵線公司在高雄路竹老人活動中心,舉辦新園農場設廠前的開工說明會。震南公司的工作人員,將民眾引導到一樓休息室,而往二樓會場的樓梯,卻已經被警察把守,禁止人員上樓。這個時候,反對震南鐵線開發案的民眾才發現,情況不對勁,和警察對峙高喊「公開說明會為什麼居民不能上去?」

193的幸福樣貌

2016-06-13

這條路,有著花蓮人才懂的默契,當你厭倦台九線的筆直無趣,轉個彎就有隱藏版風景。這條路乘載著花蓮人共同的感情,當拓寬號角聲響起,他們站上街頭,用各種方式表達守護決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