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ame」相關文章

無聲毒海岸

2017-07-31

上千噸有害事業廢棄物,長年棄置在海岸旁,經由海浪沖刷,毒物一點一滴進到環境中,相關單位為何視而不見?又是誰該負清運責任?

山上的露營場|親近自然?

2017-07-31

近年,露營活動成為熱門休閒活動,每到假日總是全家出動、朋友結伴,一起到野外露營。隨著露營活動興盛,露營場因應而生,但是失去規範,造成山坡地開發、垃圾污染等問題。讓人反思,親近自然的活動,反而變相破壞自然...

能源台灣-啟動轉型之路(上)|再生能源能不能點亮台灣未來?

2017-07-24

澎湖南方的東吉嶼,2013年政府補助建置光電板,但是光電不穩定,併聯會導致成柴油發電機跳機,根本無法使用。2016年,澎湖縣政府與核研所、中興電工合作,引進微電網系統,綠能才發揮功用。

能源台灣-啟動轉型之路(下)|公民電廠能否成為趨勢?

2017-07-24

台灣計畫在2025年告別核電,利用太陽能、風力等等再生能源要達到發電量的20%,種種困難要如何克服?公民電廠能否成為趨勢?

Ortwin Renn 專訪 -德國的能源轉型怎麼走(上)

2017-07-24

2022年德國計畫要跟核電說再見,並且從2005年的3%快速進展到2015年的33%,走在能源轉型的這條大路上,德國是怎麼做的?又如何促進公民的積極參與?處理傳統產業與再生能源之間的拉扯呢?公視我們的島專訪德國智庫國際前瞻永續研究院科學主任 Ortwin Renn,希望透過他山之石,作為台灣邁向能源轉型之路的方針。

Ortwin Renn 專訪 -德國的能源轉型怎麼走(下)

2017-07-24

2022年德國計畫要跟核電說再見,並且從2005年的3%快速進展到2015年的33%,走在能源轉型的這條大路上,德國是怎麼做的?又如何促進公民的積極參與?處理傳統產業與再生能源之間的拉扯呢?公視我們的島訪德國智庫國際前瞻永續研究院科學主任 Ortwin Renn,希望透過他山之石,作為台灣邁向能源轉型之路的方針。

能源台灣-便宜的代價(上)|未被算入的環境成本

2017-07-17

全球暖化、氣溫上升、用電量持續成長...,2017年夏季備轉容量持續亮橘燈,台灣,能不能度過缺電關卡?

能源台灣-便宜的代價(下)|台灣須加快節能腳步

2017-07-17

全球暖化、氣溫上升、用電量持續成長...,2017年夏季備轉容量持續亮橘燈,台灣,能不能度過缺電關卡?

找能源主題網站

2017-07-16

除了陽光、空氣、水,下一個你無法失去的資源,會是什麼? 電力,在現代生活,牽引著我們的一舉一動,也因為太理所當然而忽略,如今這便利的電力生活即將面臨考驗,限電危機這股颶風 ,正在伺機席捲我們的生活 !

【掩埋場】山雨欲來馬頭山之一|地下水及地質爭議

2017-07-10

高雄旗山、內門、田寮三區交界處,有座獨立山頭,因狀似駿馬,而被稱為馬頭山。不過,2015年6月,在馬頭山東側,有個28.7公頃的山谷,被廢棄物處理業者,申請開發為乙級廢棄物掩埋場。由於這個案子即將進入環評大會,掩埋場廠商和反對設場的自救會,紛紛加速遊說腳步,希望獲得更多的社會認同。

【掩埋場】山雨欲來馬頭山之二|設場後的影響

2017-07-10

並不是所有居民都反對業者設置掩埋場。旗山、內門、田寮三區共49個里,其中23個里的里長,共同組成了一個馬頭山廢棄物掩埋場監督委員會。

小學生辦桌

2017-07-10

一個充滿食物的學校,笑聲最多的課,不在教室裡。一雙雙稚嫩的手,陪伴種子到餐桌,他們想完成一場夏夜晚宴,親手為師長煮出謝師宴。超迷你的小田、果園、菜園,還有魚菜共生,這些都位在台南官田國小的校園裡,五年前到任的校長林保良,正進行一場獨一無二的食農教育。

頁面